
中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工業協會首席顧問趙志明
2011中國海洋油氣鉆采與工程裝備高峰論壇報道
【趙志明】: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去年我記得咱們也是在這兒開了一次會議。當時我主要講了一下海上石油的回顧,因為本人原來在國家海上石油設備領導小組工作,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所以把海上石油咱們國家發展的歷程跟大家講了一下。
今天我想這樣,剛才工信部王處長已經解讀了海工裝備“十二五”規劃的思路和要點。作為我們協會也是跟工信部、國家能源局在制定“十二五”規劃的時候,也提了很多我們的想法和意見。因為海工裝備是一個比較大的系統工程,當初我們在領導小組討論的時候,有28個子系統,平臺是其中的一部分。
當然今天我們主要談海洋油氣鉆采工程這一塊,圍繞這個主題,剛才王處長,還有
中海油的姜總都談了,他們都講得非常好。
因為時間關系,內容可能比較多,但根據大家到會的情況,可能會簡單的提一下,有材料的大家看一看就行了。
因為“十二五”也是我們國家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特別是在油氣鉆采這一塊,怎么樣由低端向高端轉型,轉型升級中間,按照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的規劃,海洋油氣工程特別是鉆采這一塊,應該說有比較大的發展,整個投資現在中海油我知道是超過2000億。當然除了中海油之外,
中石化利潤比中海油高,從上半年看來,由于各種因素有點下來,但總體來說是財大氣粗。再加上全球現在盡管油價下來了,但總體來說,還是在80、100美金,按照我們長期分析來看,一般超過70美金,油氣勘探開發的投資就會增加,一般全球在3000多億美金,稍微高一點的可能會達到4000億美金。再加上現在陸上的油氣資源越來越少,越來越難,而海上特別是深海的油氣資源是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面開發的重點。所以我們國家中海油在上海外高橋建造的981,總的投資60個億,但除了平臺和錨鏈以外,也就是40億多的投資靠進口,這也是我們目前的現狀。
深海這一塊還是屬于高投入、高技術含量、高風險的,再加上南海周邊的國家,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整個油氣產量已經超過7000萬噸,而整個中海油加起來,國內這一塊大概5000萬噸多一點,再加上海外1000多萬噸,而“十二五”期間,整個中海油油氣產量要超過1億噸,也就是新增5000萬噸以上,按照現在的規劃是1億到1.2億噸,所以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向深海進軍。
既然看展望,就看看今年上半年我們行業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情況。總體來說,受到日本地震,利比亞局勢的影響,在年初的時候,快速的回升,高位振蕩,石化產品市場需求旺盛。
第一產業的產值在快速增長,增速呈現下降的趨勢。第二產業產量增速回落。第三個經濟效益總體良好,但是部分化工行業經營困難,今年的利潤這一塊,熱煉油這一塊,
原油價格跟國際接軌。第四個投資增速穩中趨緩,資金投降不斷優化。從分行業來看,煉油這一塊完成投資599億,總體我們現在投入特別是下游這一塊,現在在建的包括“十二五”期間要建的煉油化工要建30到31個千萬噸的練廠。第五個外貿增速先升后降。
總體來說,今年上半年行業經濟繼續平穩健康的運行,增速加快,行業效應繼續改善,經濟增長的質量提高,但企業的經營成本居高不下,利潤比上年末有所下降,企業的經營運行環境不確定性有所增加,這是講石油化工方面。
下面就石化裝備方面的情況。第一個企業數量在增加。特別是鉆采,鉆采這個行業實現了工業總產值,但是這個不包括船舶。按照當時成立石油設備協會的時候,是一個大行業概念,大行業概念應該是包括船舶平臺,現在國家統計局把它分得比較細一點,船舶由船舶這一塊單獨分析,包括油氣這一塊超過400億,跟平臺有關的總體來說,在這塊里面不是太高。鉆采這一塊,比去年增長了7.9%,壓力容器增長了34%,出口是100億。第三個市場依然比較旺盛,企業的盈利利潤率在下降。鉆采設備的利潤前三位的省市是一個是江蘇、山東、四川。
隨著國際經濟復蘇,不確定因素增加,總體增速呈現放緩的趨勢。第一個
非常規油氣資源的開發顯著加快。今年三四月份我參加了國家對于“十二五”期間要進口的裝備清單進行審查,我們組織了一批專家看了一下。當然海洋是其中的一塊,現在“十二五”期間海洋油氣裝備相當部分,特別是深海這一塊主要是靠進口,就像981這樣。現在煤升氣在陜西、山西已經在開發,同時管道也建成了,這是年初26位院士,150多位國內專家都參加了這個項目的研究。
第二個預測今年全球油氣勘探開發投資總體將增加10.8%。今年美國加拿大的數量將出現大幅度的增加。
第三個全球今后一段時間里面深水的原油生產將是世界原油增長的主要來源。
再有一個數字油田和智能石化工廠。最近我也參加工信部智能裝備制造的“十二五”規劃。其中智能化這一塊是“十二五”發展的重點。像千萬噸級煉廠我們已經介入了。還有百萬噸級也在加速搞,要加快培育發展高端裝備制造,高端裝備制造已經列入了國務院戰略新興產業。這里面主要是五個領域,一個是航空民機,一個是衛星導航,一個是
海洋工程,一個是智能制造業,重點主要是面向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需求,開發一批智能制造方面的技術,包括各種類型的傳感器,自動化控制系統,還有各類儀器儀表。把這些智能制造的技術和裝置以及儀器儀表控制系統等集成起來。數字油田融合了工業化和信息化的特點。智能化的石化工程。
這一部分海洋油氣工程981,總體來說,專用裝備這一塊,包括工程機械,應該說咱們還有比較大的差距。怎么樣實現國產化,深水半潛式
鉆井平臺,除了平臺和錨鏈以外,其他的我們跟人家差距大,因為海上都是遠離大陸,包括國外,美國休斯敦做的實際上也是剛送來來的那一臺,發現了有裂紋,因為這些鋼材重量輕體積小,必須要用強度、塑性指標、可焊性一定要好,這個材料只是強度好,指標不好,可焊性差很容易出現這個問題,所以造成了981在建造過程中,最后休斯敦最后空運了一套井架到外高橋,對我們也一個經驗教訓。
下面我想談談展望。從“十二五”期間高端裝備制造、智能裝備制造發展趨勢,海洋要向大型化、機電一體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推行大型成套設備的國產化,大力發展節能環保自主裝備,帶動整個裝備由大向強,特別是最近王處長搞的“十二五”海洋工程裝備的思路,“十二五”期間怎么由大到2020年以后才能成為強國,要往這個方向去努力。這個方面,船舶、工程機電、專業設備的任務還是很大的,現在我們總體來說是大而不強,產能已經是過剩,但高端的還是靠進口。所以這是一個推動裝備由大變強的問題,最近很多專家圍繞這個問題,怎么緊跟趨勢調整產品結構,同時也要機電一體化水平越來越高,未來的石油化工要集高性能、高原料的利用率、回收于一體的智能化體系。
深海的油氣鉆井工程裝備的發展趨勢,根據我們了解的情況來看,深水當然是一個發展趨勢。已經從02年20%上升到07年的31%,石油產量預測2010年以后全球新增的海上原油產量主要是來自深海,當然美國是當前世界海洋工程裝備最先進的生產國,自給率居世界各國之首,一個企業每年銷售收入超過150億美金。
除了美國之外、英國、挪威,自給率達80%,但其平臺裝備的鉆井、井口、固控、測井等設備及海底
完井設備約90%來自美國。法國石油工業技術僅次于美國,與英國齊肩。意大利的海上鋪管技術、管線涂敷技術、瑞典的動力定位鋪管技術。日本在造船、冶金、電子技術領先于世界,在平臺建造、海洋工程結構和石油管材平臺上配套的機電儀等技術方面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韓國、新加坡的
海洋石油鉆采平臺建造技術也在世界市場嶄露頭角。
最后講講預測和“十二五”展望。總體來說,咱們今年整個形勢不確定性,再加上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決定了這一階段宏觀政策的導向。
有利因素,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第二年我們國家正在加大對常規資源的勘探開發的支持,還有很多,像進口的免關稅、免增值稅,可以減少這方面的開支。預測“十二五”期間,國家有關部門將出臺相應政策措施,通過采取減免資源稅、財政補貼等方式,支持企業投入,引進先進技術,研發特色技術,掌握關鍵技術,掌握自有技術,不斷降低成本,加大支持對常規資源的開發勘探力度,加快實現規模化的發展。“十二五”期間,我們國家為了履行對國際社會2020年的承諾,節能環保是我們下一步重點的發展方向,走綠色之路節能減排。再一個隨著今年全球經濟要逐步回暖,外貿市場將出現不斷的增長。從國際市場發展趨勢來看,目前石油設備的供應,已經把業務伸展到技術服務當中。而我們裝備制造服務業這一塊我們現在跟人家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特別是現在
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
另外,國家隊節能、安全、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加強低碳技術研發和應用。
不利因素,今年鋼材漲價,人民幣匯率還在上行的趨勢,國內中低端產能過剩,而高端自主創新的困難也比較大。貿易摩擦加劇,主要表現在受經濟不景氣影響,各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利用各種貿易壁壘限制進口,如技術壁壘、綠色壁壘等。
預測2011年我們在國際環境不太樂觀,全球供需結構變化,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內部工業創新能力不強,需要謹慎對待。
因為時間關系,我就說到這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