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疑,這對
石油石化產業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擔當。一方面,中國石油石化行業面臨相當大的減排壓力。統計數據顯示,在國家發改委公布的千家重點耗能企業中,石油和化工企業有340家,占1/3;在環保部公布的廢氣、廢水污染源國家重點監控企業中,石油和化工企業分別占13.4%和25.8%。另一方面,低碳經濟必將促進天然氣行業加快發展,中短期內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將減輕國內油氣供應壓力,二氧化碳封存和利用技術的突破可提高未來發展潛力。
來自石油系統的侯啟軍、耿承輝等代表認為,低碳作為一種經濟發展新模式,核心是技術創新、產業結構調整及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石油石化產業應該借鑒國際大石油公司各有側重的低碳經濟發展道路,積極研發低碳相關技術,因地制宜,有效開發和利用新能源,在全球化的“低碳”競賽中贏得先機。作為一種發展全新理念,不僅涉及過去以生產降耗為主的減排,同時還需要把全民減排納入整個減排計劃中,由此構建全方位的低碳經濟和低碳社會。
欣喜的是,以“奉獻能源,創造和諧”為宗旨的中國石油,在毫不放松抓好油氣主營業務發展的同時,致力于成為
清潔能源和清潔技術的領跑者,并且通過市場化機制大力改善環境質量。據悉,《中國石油溫室氣體控制行動綱要》正加緊制定,努力從源頭、生產過程和產品使用各環節控制溫室氣體。2月23日,中國石油審議通過新能源和生物能源業務發展規劃,進一步提高新能源保障能力。中國石化在年初發起“低碳行動”,積極發展地熱等清潔能源,采用多種途徑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生態環境。
“中國選擇”下的“石油責任”正一絲不茍的履行,“中國意志”下的低碳發展思路越來越清晰。專家指出,有必要把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納入國家發展戰略視野。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在3月1日召開的“2010博士山低碳財稅政策論壇”上提出,發展低碳經濟,要結合“
十二五”規劃的編制,早日制定國家中長期低碳經濟發展規劃和路線圖。
由“高碳”到“低碳”,跨越不易,中國正采取積極行動。石油石化行業責任重如千鈞,步伐卻更加從容和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