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可能終于企穩了,但若要進一步上漲仍面臨阻力。
高盛分析師科瓦林(Damien Courvalin)認為,這次
歐佩克和非歐佩克國家的實際減產幅度能達到協議規定的84%。過去五周
布倫特原油期貨曲線的巨大變化可能是該策略奏效的初步跡象。現在分析師和行業高管預計2017年原油市場供需將再次平衡。
一些分析師預計,減產協議將推動油價升至接近或超過每桶60美元水平。不過由于歐佩克成員國及其他產油國過去達成的類似協議經常無法堅持執行,因此市場觀察人士預計油價走勢仍將波動。另外,分析師稱,油價走高可能也會促使美國
石油開采企業增加產量,同時全球原油需求放緩可能會限制油價的漲勢。
花旗估計,如果2017年油價朝著每桶60美元攀升,到12月底,美國原油日產量將增加至920萬桶,到2018年年底,日產量將增至1000萬桶以上。目前日產量為880萬桶左右。花旗表示,油價可能在今年1月份對減產協議的遵守情況作出反應。
接受《華爾街日報》調查的14家投資銀行預計,全球基準布倫特油價2017年均價將為56美元/桶,他們預計美國
WTI原油今年的均價為54美元/桶。
2017年
原油價格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將是已簽署減產協議的產油國是否履行其承諾。據彭博最新報道,減產協議生效前,歐佩克12月產量下降了31萬桶/日,主要是因為尼日利亞生產意外中斷,導致該國當月產量減少20萬桶/日。另外,沙特產量當月下降了5萬桶/日,委內瑞拉下降了4萬桶/日。但零對沖報道稱,俄羅斯12月的產量創近3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達到1121萬桶/日。俄羅斯去年平均產量為1096萬桶/日。這對于能源市場是非常重要的數據,表明即使在其他主要產油國尋求減產之際,俄羅斯的供應依然在飆升。
油價持續反彈還可能抑制原油需求。分析師們已經預計2017年全球原油消費量增速將放緩至三年來最低。這主要是因為中國可能會限制原油進口量。另一個原因是美元升值,美元兌一籃子其他貨幣最近觸及14年高點,這令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對持有其他貨幣的買家來說顯得更加昂貴。隨著駕車出行者開始感受到汽油價格上漲,需求可能放緩。美國汽油價格商GasBuddy表示,今年美國汽油價格可能達到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然而,即便原油市場清除了所有阻礙油價上漲的阻力,仍鮮有市場人士預計油價將回升至每桶100美元。在2015年夏季時,接受《華爾街日報》調查的銀行大多預計油價將在2017年升至每桶70美元以上。現在看來,油價在2018年之前不大可能觸及這一水平。
花旗分析師莫斯(Ed Morse)周三在報告中稱,現貨油價正陷入拉鋸戰,一方面疲軟的實物市場需求打壓油價,另一方面則受到歐佩克減產引發的石油市場預期收緊影響。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