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市政府官員近期向陜西提出,把重慶淘汰的
煤炭落后產能指標置換給陜西,隨后將陜西生產出的煤炭運往重慶。
重慶市永川區金山溝煤礦“10?31”瓦斯爆炸事故發生后,重慶市作出部署,要求全市所有煤礦立即停產,全面排查安全隱患。年產9萬噸以下煤礦要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停產。
重慶地區煤炭資源較為短缺,煤炭消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需要外省市輸入,年缺口約為2000萬噸。今年以來由于煤炭行業實施去產能政策,各地煤炭供應偏緊,重慶也出現了煤炭緊張的局面。
根據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6年1-9月,重慶市原煤產量為1962.3萬噸,同比下降20.3%。
本次重慶金山溝煤礦事故后,重慶計劃關停年產9萬噸以下煤礦,將使得重慶在原有煤炭缺口的基礎上,新增約900萬噸的煤炭供應缺口,煤炭供應緊張局面將加劇。
而與重慶相鄰的陜西則是產煤和煤炭輸出大省,年產煤炭超過5億噸。
據中國經營報了解,重慶市官員提出,希望陜西最大煤炭企業陜煤化集團給重慶一個月供應100萬噸的煤礦。目前,陜煤化集團正在制定相關方案,將加大向重慶港務物流集團、重慶電力公司以及其他電企業的煤炭供應。
“陜煤化集團現在是擁有煤炭資源,但是鐵路運力太緊張,發不過去,沒有空車。”11月4日,陜煤化集團副總經理王增強告訴記者,陜西煤礦要運往重慶地區,翻山越嶺走公路不太現實,仍主要依靠鐵路運輸。但是現在陜西南下鐵路的通道少、運力嚴重不足,“陜煤入渝”的難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今年8月份以來,貴州、湖南、湖北、云南等南方省份出現了電煤短缺情況,一些電廠煤炭庫存低至3天。除了煤炭限產政策影響外,鐵路運輸緊張也是造成南方“煤荒”的原因。
“即將進入煤炭迎峰度冬,希望鐵路總公司給大型煤炭企業在調度上適當傾斜,能多安排一些空車配置。”王增強表示,現在陜煤化集團每天的鐵路運輸缺口仍較大,如果能夠加大運力,也能夠有助于大型煤企發揮煤炭保供作用。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