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通網9月8日訊——在伊朗石油產生逐漸恢復至其制裁前水平的情況下,世界上最大的原油供應商之間最終達成凍產協議的障礙在逐漸減少。
伊朗國家石油有限公司國際事務主管Mohsen Ghamsari周三在新加坡的一次會議上表示,目前,伊朗的石油產出為380萬桶/日,正逐漸接近于400萬桶/日的產出目標。
在本月早些時候,伊朗曾經表示,伊朗最早將在兩到三個月的時間里將其石油產量提升至目標產出水平。
包括俄羅斯以及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在內的各大石油生產商本月底將在阿爾及利亞召開國際能源論壇會,且在此期間將舉行一次非正式會議,商討相關產量事宜。
其中一些產油國部長已經呼吁達成限制石油產出協議,在全球原油供應過剩的局勢下共同支撐油價。
此前,早在4月份OPEC就商討過類似問題,但是凍產協議在當時最終落空,因為沙特堅稱,只有伊朗參與到限制石油產出計劃中來其才會凍結石油產量。然而,伊朗方面則堅持將其石油產量恢復至制裁前水平,凍產協議最終告吹。
丹斯克銀行分析師Jens Naervig Pedersen表示,當伊朗的石油產能達到目標上限之后,其將可能與其他OPEC國家以及俄羅斯達成一致,并參與凍產。當然,Pedersen也同時表示,凍產協議的達成最終或只具有象征性意義,因為即使在凍產的情況下,每一產油國仍以其最大速度進行石油產出。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大原油生產國的俄羅斯和沙特在周一發表共同聲明,一致承諾將共同穩定國際原油市場,但是并未對此給出支撐油價的具體措施。
此前,2012年因受以美國和歐洲為首的國際社會的制裁,伊朗的原油產量從2008年年中的逾400萬桶/日銳減至250萬桶/日。在今年一月份,伊朗制裁被解除后,其石油產量便迅速恢復。
法國巴黎銀行的大宗商品策略主管Harry Tchilinguirian表示,自8月初以來,伊朗便開始增加石油投資以擴大其產能,因此伊朗最終或將在其石油產能達到最大水平時,同意凍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