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寒冬中,煤炭銷售成為難題,2015年棗礦集團根據自有煤種和煤質特點,與下游鋼鐵企業開展技術研發合作,降低了鋼企燃料成本,精煤銷量創歷史最好水平,全年實現效益增收1.65億元。
據山東能源報消息,2015年,棗礦集團煤炭產品研發中心共與7家客戶簽訂產品技術研發合作協議9項。近日還與湖南華菱鋼鐵等3家客戶簽訂了“高硫高灰、高硫低灰1/3焦精煤”在煉焦中配比使用的技術研發合作協議。
武鋼研究院研究所主任師項茹介紹,在當前形勢下,降低燃料成本是鋼鐵企業嚴控生產成本,度危求生的重要措施。與棗礦合作研發“氣精煤在煉焦中配比使用”課題,降低了武鋼生產成本。供需方攜手技術研發,在降低燃料成本上走了一條捷徑。
當前傳統被動式的產銷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煤炭市場嚴峻形勢。棗礦集團于2015年成立了“煤炭產品研發中心”,根據自有煤種、煤質優勢和特點,結合客戶需求和不同產品價格走向,開發產銷對路、經濟適用新產品。
目前,該公司已成功研發出氣精煤、氣肥精煤、中硫1/3焦、高硫1/3焦等11個新精煤品種,具有不同灰分等級的精煤品種15個,并實現了精煤灰分、硫分高低可控。
產品研發徹底改變了棗礦集團原來單一低灰低硫1/3焦精煤打天下的銷售格局,新品種銷量已占精煤總銷量的15%,全年精煤銷量創歷史最好水平,并實現煤質效益增收1.6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