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能源互聯網規劃方案還沒有最終落地,相關行業卻已“糧草先行”,動作頻頻。國家電網與騰訊近日聯手實施“互聯網+電網”戰略,雙方將整合微信“智慧生活”解決方案和四川電力用戶大數據資源。
在電力領域,國家電網早已布局。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與騰訊公司近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約定就“互聯網+電網”服務應用平臺展開深層次合作,實施“互聯網+電網”戰略。
“互聯網+電網”項目將以“互聯網+”解決方案為抓手,以騰訊智慧城市為平臺,依托國網四川電力的電力智能化服務,結合騰訊在網絡社交、云計算、大數據等領域的領先優勢,開展全方位、深層次的戰略合作。
電網業務數據量大,普遍認為目前對數據的挖掘不夠,接近用戶側的數據價值很大,也是智能生活的重要節點。國家電網在一直倡導的智能電網之外,6月初還正式上線運營電子商城,做起了“電商”。
電力在能源互聯網中占據重要地位,今年以來推動的電改也推高了外界預期。尤其是在售電市場一塊,各地售電公司紛紛組建。當然,本報記者從電力業內人士處了解的信息顯示,還需要配套細則規范售電業務,而且售電需要安全可靠,售電企業的盈利模式也需要考慮清楚,至今沒有一家售電公司真正開展售電業務。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苗韌副研究員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電力在能源互聯網中的核心地位依靠于便于使用、易于調節等特征,但也面臨儲存不便的問題,隨著其它能源的發展變化,能源互聯網的核心有可能偏移。同時,能源互聯網發展的突破點與各能源領域市場化改革的進度相關,率先實現突破的領域,都有可能成為引爆點。
能源局能源互聯網課題組組長、華北電力大學曾鳴教授在《中國能源報》撰文解釋稱,能源互聯網是“一種以電力系統為核心,集中式以及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為主要能量單元,依托實時高速的雙向信息數據交互技術。”并涵蓋
煤炭、石油、天然氣以及公路和鐵路運輸等多類型多形態網絡系統的新型能源利用體系。
國家能源局近期密集調研《互聯網+能源行動計劃》,并以課題的形式進行專項研究。同時,隨著新電改推進、油氣改革預期升溫,以及能源互聯網的熱度,能源巨頭也開始布局,并延伸出“互聯網+電網”、“互聯網+油氣”等概念。
此外,“互聯網+油氣產業”概念浮現,6月10日,
中石油與騰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約定將努力構建長期、全面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充分利用各自的戰略資源、優質渠道和核心能力,拓展與客戶的溝通渠道,推動雙方業務的提升與發展。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