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下稱國家核電)內部獲悉,美國東部時間5月20日下午13時37分,AP1000依托項目持續將近3個月的主泵重新工程與耐久試驗順利完成。主泵問題是導致三門、海陽一期核電工程拖期的關鍵因素,一旦順利解決,浙江三門二期、山東海陽二期、遼寧葫蘆島徐大堡一期、廣東陸豐一期和福建漳州一期等AP1000后續項目將陸續放行,以AP1000技術為基礎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AP1400核電項目,也有望加速開工。中國核電行業的發展,即將進入快車道。
“接下來再經過解體試驗,將軸承、部件等都拆開觀察一下,收取科研數據,設備就可以發貨了。主泵運抵施工現場安裝后,三門核電站就可以進入系統調試。但因為是首堆,可能調試時間比較長。”一位業內人士對澎湃新聞解釋稱,從工程角度看,AP1000主泵的問題早在去年就已解決,目前進行的很多試驗,是美國西屋公司出于科研需要。
主泵是核電站主回路中的關鍵設備,被譽為核電站的“心臟”。AP1000采用的大功率屏蔽電機主泵,總重量92.5噸,轉子重量超過12噸,是目前世界最大功率的屏蔽電機泵。不同于其他堆型核電站常用的軸封主泵,它要求實現60年運行期間免維修,系統簡化,操作方便。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使之成為AP1000主設備研制最大的難點。
2006年,中國決定以全面技術轉讓的方式,從美國西屋公司引進第三代核電AP1000技術,浙江三門核電站和山東海陽核電站共4臺機組被確定為中國引進AP1000技術的自主化依托項目,也是世界上首批建設的AP1000機組。為此,國家核電誕生,作為核電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平臺,負責引進AP1000并在此基礎上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大型壓水堆核電技術CAP1400。
三門核電1號機組在2009年實現FCD(第一罐混凝土澆灌日),原計劃2013年5月裝料,2014年底投入商運。因為由美國EMD公司設計和制造的世界首臺AP1000主泵屢次出現問題,首堆工期一拖再拖,AP1000推進困難重重。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董事長王炳華曾透露,為解決AP1000主泵技術問題,召開的討論會議已達117次之多。對于三門核電1號機組何時投運,國家核電首席信息官郭宏波近日表示,目前的目標是2015年年底前實現并網發電。
此前,國家能源局為AP1000后續項目獲批設立的條件包括:完成設計固化,主泵與爆破閥設備問題得到解決。就在幾天之前,王炳華在第三屆能源論壇上表示,“主泵問題一旦解決,三代技術AP1000在技術層面上的問題就解決了,我國后批AP1000建設的項目也將陸續啟動”。這也是業內共識,只要主泵問題解決,甚至無須等到AP1000首堆正式并網發電,其他擬使用AP1000技術的核電項目就有望盡快獲準開工。
根據《中國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15年核電規劃裝機容量達到4000萬千瓦,在建1800萬千瓦;2020年規劃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這意味著,2020年之前,我國至少還要新建3500萬千瓦的核電機組,平均每年開工5至6臺,每年新增投資要1000億元左右。”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徐玉明21日表示。
AP1000、CAP1400為代表的第三代核電曾被中國確立為未來的主流機型。AP1000的首堆遇阻,某種意義上給中國自主知識產權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留足了時間。徐玉明稱,以華龍一號、AP1000和CAP1400為代表的三代核電技術,將成為中國未來核電規模化發展的主流。
AP1000、CAP1400的市場還不止于此。據世界核能協會預測,到2030年,國際核電市場將新增160臺左右機組,新增投資達15000億美元。“AP/CAP機組有條件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王炳華稱,“國家核電與西屋公司已達成共識:AP1000國際市場開發,以西屋公司為主,國家核電及中方企業支持;CAP1400國際市場開發,以國家核電為主,西屋及外方企業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吸取AP1000單一屏蔽主泵的教訓,CAP1400的主泵采取兩條腿走路,一個是從EMD引進技術,另一個是德國濕繞組泵技術。
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院長、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總設計師鄭明光此前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稱,“主泵這一塊,對于這種關鍵設備,我們從整個布局上一般有兩大思路,一方面要促進國產化的生產,一方面也必須考慮項目相應的風險。所以一般來講,我們對于這些關鍵設備都考慮兩到三家生產制造廠家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