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吐哈油田公司決定關停巴喀原穩裝置。這是繼去年關停甲醇廠后,止住“出血點”的又一個重要舉措。
巴喀原穩裝置1996年10月建成投產,設計年加工原油15萬噸,主要生產各種標號柴油、70號汽油,累計加工原油近200萬噸,獲得效益12.1億元,為吐哈油田和地方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我國環保升級和燃料油質量標準提升,巴喀原穩裝置已不適應我國煉化產業發展要求,產品質量達不到產業升級要求。加之裝置生產規模小,如果改造升級,在目前的低油價下,投入大量資金得不償失。吐哈油田對巴喀原穩裝置開、停兩種情況進行經濟效益綜合測算顯示,關停這套裝置可以增效0.8億至1億元。
關停巴喀原穩裝置體現了有進有退的原則,優化了機構設置和人力資源配置,實現了瘦身健體,加快了企業轉型發展步伐。這套裝置關停后,設備將調劑給丘東采油廠。丘東采油廠對現有設施稍加改造,即可解決紅臺23區塊產能項目投產后原油裝卸拉運、脫水和計量配套等問題,既充分利用了現有資產,又減少了投資。僅此一項,預計節約資金800萬元。
同時,吐哈油田對巴喀原穩裝置生產人員進行合理分流,充實到勘探開發生產一線,進一步優化了人力資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