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元走強、美國能源信息局調低全球原油需求增速,國際油價10日再度上演大跌一幕,目前市場悲觀氣氛較濃,而空頭頭寸也在持續增加。
美元走強+EIA調低需求預期增速國際油價大跌
10日美元走強,衡量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上漲0.32%,在匯市尾市漲至94.559,至2003年9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降低了以美元計價的石油的投資吸引力。
此外,美國能源信息局(EIA)周二(3月10日)發布短期月度能源展望報告,分別上調2015年美國原油日均產量預期和下調全球需求增速預期。
受上述影響,國際油價大跌,紐約原油期貨和布倫特原油期貨跌幅雙雙超過3%。
報告顯示,EIA下調了201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預期3萬桶至每日98萬桶,同時,EIA將2015年美國原油日產量預期從930萬桶上調至每日935萬桶。
同時,將2015年紐約原油期貨均價預估從每桶55.02美元下調至52.15美元;但將2015年布倫特原油均價預估從每桶57.56美元上調至59.20美元。
不過,EIA對于2016年原油市場的預估更為樂觀,不僅上調了2016年需求增速4萬桶至每桶105萬桶,同時將2016年日產量預期從952萬桶下調至每日949萬桶。
機構冷看后市 空頭伺機而動
與EIA報告傳遞相同悲觀情緒的,還有多家機構。
花旗集團能源分析師Eric Lee表示,在未來的一到兩月內,油價可能創出令人詫異的低位。他表示,進入夏季后,煉油廠將完成維護,需求的提升可能強于鉆井及資本開支削減前的水平,而全球資本性支出的削減也會影響油價,油價很容易朝著每桶40美元的價格下滑。
另據華爾街要聞援引高盛觀點指出,盡管油價低迷讓許多利潤不高的鉆井平臺被迫關閉,但原油的實際產量并未減少,因為對于仍在運行的鉆井平臺而言,成本效益反而更高。這讓高盛的分析師們相信,油價將繼續大幅走低,直到油產量真正降低。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顯示,截至3月3日當周,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凈多頭持倉減少規模創2012年12月以來最大。 這主要由于2月最后一周,美原油庫存增長1030萬桶,單周增幅為2001年以來峰值。相較而言,空頭在過去幾周有所增加。
中國證券報指出,目前無論是大型石油公司、石油產出國還是交易員,均對于油價出現V型反彈不抱希望。市場普遍的共識是油價至少在未來幾年內的區間高點或在每桶50美元至60美元之間。
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71美元,收于每桶48.29美元,跌幅為3.42%。4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2.14美元,收于每桶56.39美元,跌幅為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