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沙特石油大臣有關需求增長言論的提振,周三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主力原油合約收于每桶50.99美元,漲幅3.5%。與此同時,多家社會監測機構顯示,春節前國際
原油價格走高,使得原油變化率所對應漲幅遠超出調價紅線。本周五新一輪
成品油調價窗口開啟,國內
油價或迎來“十三連跌”之后的首次“兩連漲”,屆時全國93號汽油將全面重返6元時代。
93號汽油或再上調重返6元
自2月10日零時國內成品油價格年內首漲落實以來,受到美國鉆塔繼續減少以及歐洲經濟增長等多重因素影響,國際原油價格走高。據卓創資訊測算,截至第六個工作日,國際市場主要原油品種本周期均價環比上周期已上漲11.7%。
卓創資訊分析師胡慧春表示,按照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十個工作日一調”原則,國內油價在27日24時將再次迎來調價窗口。 綜合分析來看,本輪油價調整將成定局,上調幅度將至少在300元/噸。
隆眾石化網分析師薛群認為,節前三地變化率持續正向運行,給國內成品油市場帶來利好支撐。尤其是汽油方面,早就進入春節長假的高峰時期,此前已經有
加油站提前補貨,而煉廠以及主營單位的價格也在持續推漲,漲幅300元至400元/噸左右。若后期
國際油價不出現連續大幅暴跌,本輪成品油價格調整基本成為定局,對應上調幅度在360元/噸。
據了解,受國際油價影響,2014年我國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經歷了“四漲十五跌六擱淺”共19次調整,其中汽油價格每噸累計跌2050元,柴油價格每噸累計跌2205元,國內的成品油整體價格水平維持低位。
國際油價上半年走勢悲觀
自2014年7月以來,國際油價一路暴跌,接連跌破80美元和70美元兩個重要關口,"腰斬"的價格創下近六年來新低。不過進入2月份后,受美國石油鉆塔繼續減少,大型油企削減資本開支等多重因素交織影響,原油呈現震蕩上漲走勢,紐約原油和
布倫特原油價格年內甚至首次站上每桶59美元和60美元。
由于基本面影響劇烈,原油企穩與否卻仍是未知數。高盛甚至認為過去一個月油價反彈來自散戶投資者的需求。
據彭博社報道,高盛集團表示,油價上漲將會力量耗盡,紐約油價將會跌至每桶39美元,布倫特6個月與12個月油價預測分別從85和90美元下調至43和70美元。
摩根斯坦利對于油價走勢的預測也十分相似,其認為由于
歐佩克對油價下滑采取放任態度,市場供給過剩,油價可能在上半年繼續下滑,可能最低跌至每桶35美元至40美元。油價最快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開始復蘇。
巴黎銀行同樣認為,2015年上半年,歐佩克的石油產出將過剩,導致庫存大增,不過較緊張的供應能提升下半年和2016年油價的情緒。
美國能源信息局最新公布的上周的美國原油數據也顯示,美國的原
油庫存繼續增加。截至20日的一周,美國商業原油庫存增加840萬桶至4.34億桶,較去年同期高7170萬桶。美國
原油期貨主要交割地俄克拉何馬州庫欣地區的原油庫存增加240萬桶至4870萬桶。當周美國日均原油產量增加至928.5萬桶,為198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