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利空襲來,布倫特和紐約原油價格在短短兩個月內均下滑超過10%。其中布倫特原油刷新去年11月以來最低位。
對此現象,分析人士指出,需求放緩以及產量、庫存增多是原油價格下挫的主要原因。包括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銷售、投資等數據整體表現不佳導致原油需求不振,美國API上周庫存增加,且美國二季度原油產量有望刷新歷史新高。
經濟增長放緩導致中國原油進口量下滑。數據顯示,今年7月,中國原油進口量2376萬噸,同比下跌9.01%。
中國國家統計局本周三公布數據顯示,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率上升12.2%,略低于預期上升12.4%,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率上升9%,符合預期。1~7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7.0%,不及增長17.4%的預期水平。
中國國家統計局表示,三大因素導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房地產市場明顯降溫、傳統產業產能過剩,以及地方財政收入增速放緩、融資平臺監管趨嚴制約投資資金來源增長。
最新API數據顯示美國最近一周原油庫存增加22.9萬桶,庫欣原油庫存增加46.9萬桶。美國能源署(EIA) 8月12日在月度短期能源展望報告中稱,今年7月美國原油日均產量預估在850萬桶,為1987年來最高水平。另外2015年美國原油日均產量將達到 930萬桶,為1972年來最高年度水平。
不僅如此,國際能源署(IEA)近期公布數據還顯示,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沙特及利比亞7月原油產量升至五個月來高位,達到3044萬桶/日,大大超越伊拉克、伊朗和尼日利亞產量下滑帶來的缺口。
本周三,布倫特原油期貨跌至103美元下方,6月份以來跌幅超過10%。目前布倫特和紐約WTI原油價差維持在6美元至10美元附近。巴克萊近期報告認為,鑒于未來全球連通性的加強以及北美可能擴大對外原油出口,將2015年布倫特原油對WTI原油溢價自8美元/桶下調至6美元/桶,并表示溢價可能還會進一步收窄。
IEA稱,全球經濟的不穩定發展將降低全球石油需求并導致油價下降。EIA此前月報顯示,將2014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長下調18萬桶至113萬桶;將2015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長上調13萬桶至146萬桶。
國際能源署、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美國能源署(EIA)近期一致下調了今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長預期。
IEA 8月12日公布的月度原油需求報告稱,基于第二季度需求意外減弱,將2014年全球原油日需求增量下調至100萬桶,較之前預期減少18萬桶。IEA還表示,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改善,2015年全球石油需求有望加速上升,日需求增量將達130萬桶,但仍比IEA原先預期少9萬桶。
OPEC近日也連續第二個月調降2014年需求成長預估,OPEC上周五發布的月度報告中稱,將今年全球每日原油需求增長幅度預估下調至110萬桶,下修幅度為3萬桶。
OPEC報告還強調,全球石油需求走勢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主要消費國的經濟形勢、天然氣及其他能源對石油的替代程度、部分國家石油補貼改革的落實情況、提高燃料使用效率措施的進展等因素。
興證期貨分析認為,從全球投機資金操作動態來看,包括對沖基金、養老基金和財富管理基金在內的投機性交易員押注美國和全球原油走高,押注規模創歷史高位。而原油期價持續下跌,引發上述交易員了結多頭頭寸,直接導致原油期價深幅下跌。
就原油價格而言,EIA將2014年WTI原油價格預估自98.67美元/桶上調至100.98美元/桶;將2015年WTI原油價格預估自90.92美元 /桶上調至95.17美元/桶。EIA將2014年布倫特原油價格預估自107.82美元/桶上調至109.55美元/桶;并將2015年布倫特原油價格預估自101.92美元/桶上調至104.92美元/桶。
興證期貨分析還指出,截至8月8日,總持倉量大幅縮減至112.5萬余手,累計減倉18萬余手,由此說明美盤NYMEX原油盤面呈現期價下跌、持倉量縮減的價跌倉減的弱勢格局,說明投機資金主動回吐多單成為打壓期價下跌的主要動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