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k48q0"><dfn id="k48q0"></dfn></ul>
<tfoot id="k48q0"><delect id="k48q0"></delect></tfoot>
<strike id="k48q0"></strike><del id="k48q0"><tfoot id="k48q0"></tfoot></del>
  • <ul id="k48q0"></ul>
  • 澳大利亞 下一個頁巖氣大國

    [加入收藏][字號: ] [時間:2014-06-09  來源:中國新時代  關注度:0]
    摘要:   俄羅斯和阿根廷被當作下一個頁巖氣熱潮發源地的時候,市場研究機構Lux Research在今年年初公布的一份分析報告卻指出,澳大利亞才應該是最具吸引力的頁巖氣投資熱地。Lux Research給出的理由是,其他國家成為熱門的原因是因...

      俄羅斯和阿根廷被當作下一個頁巖氣熱潮發源地的時候,市場研究機構Lux Research在今年年初公布的一份分析報告卻指出,澳大利亞才應該是最具吸引力的頁巖氣投資熱地。Lux Research給出的理由是,其他國家成為熱門的原因是因為儲量巨大,但是澳大利亞在擁有大儲量之外,還擁有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和豐富的天然氣開采及運輸經驗,因此在澳大利亞更容易開采頁巖氣也更容易收回成本。

     

      報告還指出,雖然澳大利亞沒有中國“看似深不見底的”資本,也沒有阿根廷“極具誘惑力的”政府補貼,但它有更多的優勢能讓頁巖氣成功商業化,這一點是其他如中國、阿根廷、英國或波蘭等在頁巖氣領域有野心的國家所不具備的。澳大利亞在頁巖氣方面的優勢包括:已有的基礎設施較完善,儲量豐富地區的人口密度較低,以及較高的居民配合度(不少居民歡迎頁巖氣開采,因為他們希望開采商對舊有或廢棄管道加以利用)。

     

      天然氣輝煌的背后

     

      其實,相對于頁巖氣項目而言,投資者更樂意將目光投向澳大利亞天然氣的開采和出口項目上。澳大利亞向亞洲出口大量天然氣,價格也非常有吸引力。目前,雪鐵龍主導的兩個大型液化天然氣項目正在澳大利亞開展,投資總額超過800億美元。摩根士丹利2013年年底的研究指出,到本十年中期時,澳大利亞有望成為全球天然氣超級大國。根據該研究,摩根士丹利預計液化天然氣出口量大幅攀升將使本土經濟轉型,并稱澳大利亞最早能在2017年,而非廣泛預期的2030年,取代卡塔爾成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

     

      Santos公司東部分部的副總裁James Baulderstone樂觀地認為,澳大利亞將保持在液化天然氣領域的競爭力,其作為液化天然氣全球領先供應國的野心也能夠實現。“你需要在合理的成本范圍內把天然氣從地下提取上來,然后再出售給客戶。盡管這一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困難,但是澳大利亞是非常善于解決問題的國家。我相信,憑借正確的理念、溝通以及充分的討論,澳大利亞能成為液化天然氣領域的領導者。”Santos公司由幾個澳大利亞國內頁巖氣開發公司組成。2012年,該公司開發了位于南澳大利亞庫珀盆地的國內首個產業化頁巖氣開采平臺。

     

      盡管報告對澳大利亞的液化天然氣充滿信心,但是現實卻沒有那么美好。

     

      首先,澳大利亞LNG出口價格并不具備優勢。澳大利亞出口到亞洲的LNG價格與原油掛鉤,而北美的LNG出口價格并不需要參考其他大宗產品價格。澳大利亞油氣工業界專業協會APPEA估計澳大利亞給日本輸送的液化天然氣價格比加拿大或莫桑比克高出30%。

     

      其次,隨著天然氣與頁巖氣等能源革命的興起,澳大利亞本地的勞動力成本大幅上漲。日本國際石油開發公司正在開發位于澳大利亞西北部的 Ichthys項目,該項目的總經理Louis Bon表示,勞動力成本也是一個關鍵問題。“在澳大利亞的勞動力成本很高,目前我還沒有看到下行的跡象。我們公司一直在密切注意著勞動力價格,如果我們給工人安排合同范圍之外的一些額外的工作,那么人工成本就會大幅飆高。”

     

      過去六年間,能源領域的工人工資上漲了近一倍,在海上作業的駁船焊工的年收入達到40萬美元一年,廚師、洗衣工的年薪也能達到35萬美元。

     

      業內人士呼吁放寬勞工法律,包括《公平工作法》(Fair Work Act)。《公平工作法》給予工會非常有利的談判地位,無形中增加了開發商的勞動力成本。

     

      最后,與美國和加拿大這兩個在頁巖能源領域起步較早的國家相比,澳大利亞本國內的天然氣的使用率是比較低的。碳稅可能會迫使一些發電廠、工廠和商家放棄使用煤炭而改用天然氣,但是這需要時間。任何科技革命都需要市場的支持,澳大利亞在這方面并不具備優勢。天然氣這種較為成熟的能源在澳大利亞的利用尚且如此,頁巖氣的前景可想而知。而且,澳大利亞已經在液化天然氣上嘗到了甜頭,很多企業并不愿意去開拓陌生領域。

     

      期待背后的困境

     

      澳大利亞擁有世界第七大頁巖氣儲量,且在產業商業化方面具備一定條件。澳大利亞的頁巖氣產業具有幾大特點,比如設備基礎殷實、產業總體水平尚可、資源豐富地區人口密度低等。

     

      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數據,澳大利亞的可采頁巖氣儲量約有437兆立方英尺,為世界頁巖氣儲量排名第四的美國(665兆立方英尺)的三分之二,是世界頁巖氣儲量最大的中國(1,115兆立方英尺)的五分之二。

     

      澳大利亞頁巖氣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但在過去幾年,產業參與度有所增加,并且已經引起了國際市場的關注,吸引了其他國家的投資商。美國能源信息署統計,到2013年中期,雪佛龍、康菲、挪威國家石油公司、道達爾、BG集團等跨國能源企業已經在澳大利亞的頁巖氣產業投資超過15億美元。這些大公司的參與足見業界對于澳大利亞成為頁巖氣大國抱以很大期望。

     

      西澳大利亞州總理Colin Barnett說,在液化天然氣出口方面,雖然澳大利亞仍處于有利地位,但成本和生產力仍然是關鍵問題。

     

      目前,澳大利亞頁巖氣產業化依然十分有限,成本居高不下是主要原因。業內人士分析稱,盡管澳大利亞的頁巖氣儲量龐大,但產業所面臨的困難很多,比如生產成本高,開采、運輸、儲存等配套設施及服務欠缺,以及環境、行業監管等方面的困難均可能限制頁巖氣產業的發展。從廣義上講,大多數人認為澳大利亞的國情與美國非常接近,在能源方面也是如此,比如基礎設施的位置和非常規頁巖氣的儲量等。然而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會(CSIRO)能源和資源部門執行董事 Alex Wonhas認為,“澳大利亞與美國的情況還不完全一樣。成本、配套等問題在美國也存在,但是我認為,澳大利亞的問題比美國更嚴重。對于初學者來說,在澳大利亞開發頁巖氣資源比在美國更昂貴。”英國《衛報》也曾經報道,澳大利亞開發頁巖氣所需的基礎設施建設費用是美國的兩倍。

     

      從出口頁巖氣角度來看,澳大利亞幾乎沒有什么優勢。在澳大利亞,天然氣項目更受關注。去年7月,澳大利亞第四次違約——減少為中國提供天然氣,這一舉動讓中國的合作伙伴頗為懊惱。據中國媒體報道,一位中海油人士稱,如果美國頁巖氣出口到中國,澳大利亞的天然氣將失去競爭優勢。由此可見,倘若澳大利亞向中國出口頁巖氣,則其很難得到像現在出口天然氣一樣的利潤率。

     

      澳大利亞的頁巖氣資源分布情況可謂好也不好。有幾個頁巖氣資源豐富的盆地位于人煙稀少的偏遠地區。雖然這可能意味著環保人士的反對聲會降低,但同時也意味著,從這些地區開采和運輸頁巖氣的成本和投資都要高一些,比如需要修建更長的運輸管道和新的基礎設施。

     

      已經在運行之中的,Santos公司開發的頁巖氣平臺的位置相對不錯,原因是該平臺比鄰一個液態天然氣平臺,因此很多設施是可以共用的,使得開采成本大幅降低。而根據倫敦大學學院(UCL)的國際能源政策研究所的報告,其他頁巖氣儲量豐富的地區,比如Canning、Georgina、 Pedrika和Officer盆地的情況則差很多,這些地方缺少運送管道。無論把頁巖氣直接輸送給用戶還是輸送到儲存站,利用管道輸送都是最高效的一種方法。因此,若要讓偏遠地區的頁巖氣井實現商業化勢必需要很大投資。

     

      此外,專家認為,無論采用鉆井還是水力壓裂法開采,澳大利亞在技術水平和服務方面的能力尚有不足。“在澳大利亞,頁巖氣開采的技術水平有限,比如水力壓裂機組和高規格鉆井平臺的開采深度有限。”商業調查、分析和咨詢公司Wood Mackenzie的澳大利亞研究主管Chris Graham說,無論采用鉆井法還是水力壓裂法,在澳大利亞開采頁巖氣的費用要高出美國三倍。

     

      除了成本高于美國之外,澳大利亞頁巖產業的監管體系還不完善。行業的參與者認為,礦產產權的歸屬存在問題。

     

      在美國,土地所有者擁有的權利包括土地上面和下面的資源,即是土地所有者有權開采地下資源。這一規定不僅明確了礦產資源的產權,也使得土地所有者能從礦產開采中獲利。以頁巖氣開采為例,當環保人士反對開采時,土地所有者可能會因為自身利益而幫助緩和矛盾。

     

      然而在澳大利亞,所有的地下資源均歸國家所有。澳大利亞的土地所有者必須為能源開發商提供接入條件,雖然不是無償提供,開發商也會提供一定補償,但這個補償要遠遠少于美國的土地所有者所能得到的補償。因此,對于澳大利亞的土地所有者而言,在其土地下面開發礦產并不具有太大的吸引力。

     

      在挪威開采石油和天然氣的Statoil公司副總裁Pal Haremo說,礦產所有權問題可能減慢澳大利亞的頁巖氣開發,Statoil公司已與加拿大的PetroFrontier公司聯合投資澳大利亞頁巖氣項目。“礦產歸國家所有的制度還涉及到行業和政治等問題,而不僅僅關系到礦藏的質量。美國的所有權體系就很好,土地所有者擁有地下礦產,這是一個雙贏的局勢。可惜美國的制度是非常獨特的,不少國家與澳大利亞的情況是一樣的。”

     

      從澳大利亞的頁巖氣情況來看,盡管澳大利亞的資源豐富,但是太多的不確定性迫使投資者們必須再三思考。

     

      Wood Mackenzie的Graham說,“如果僅僅因為看到了頁巖氣在美國引起的熱潮,就以為在澳大利亞也能創造出相同的效果,這就不理智了。只能用實踐檢驗理論,在澳大利亞真正開采、運輸、銷售頁巖氣之后才知道是否可行。”

     

      澳大利亞的頁巖氣開發才開始沒多久。等到2014年財務數據出來之后才能真正知道頁巖氣從開采到銷售整個過程的情況是怎樣的。Graham認為現在就下結論還為時尚早,澳大利亞頁巖氣產業的潛力有多大還不明確。“還不到下結論的時候。在某些頁巖氣井中,情況是理想的,但是另外也有一些地方的投資收益并不理想。不同地方的情況都不一樣,也不能一概而論。”

     

      任何其他對頁巖氣有野心的國家都已經很難與美國和加拿大相比。中國是全球頁巖氣儲量最大的國家,中國的大型國企中石化中石油已經開始投資數十億進行頁巖氣開采。如果澳大利亞想在頁巖氣市場有所作為,必須盡快將頁巖氣商業化,完善投資環境,而且最好趕在中國之前。頁巖氣革命需要熟練的勞動力、健全的基礎設施規劃以及立法界的支持,這些要素在澳大利亞還不完善。縱然澳大利亞在頁巖氣方面有諸多優勢,但成功并不是必然的,澳大利亞想成為下一個頁巖氣大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復制 收藏
    ]
    關鍵字: 頁巖氣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電子樣本 | 郵件營銷 | 網站地圖 | 誠聘英才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網 版權所有
    京ICP證120803號 京ICP備05086866號-8 京公網安備110105018350
    日韩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日韩在线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主播叶子闺蜜| 精品videossexfreeohdbbw| 国产精品久久永久免费| 91精品国产肉丝高跟在线|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片|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 思热99re视热频这里只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成人精品综合免费视频|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三上悠亚日韩精品|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视| 精品午夜久久网成年网|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91啪| 精品极品三级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av东京| www国产精品内射老熟女| 国产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者相| 国产精品毛片AV久久66|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无码|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酒店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国产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男人的天堂 | 人妖系列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四虎精品免费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18禁| 国产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