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關注頁巖氣勘探開發,但真正重視發展頁巖氣產業還是在本世紀初美國爆發“頁巖氣革命”之后。美國“頁巖氣革命”顛覆了 “非常規油氣資源只是常規化石能源的補充”的傳統認識,為能源供應和能源替代提供了新的視角,使美國一次能源自給率從2000年的70%左右提高到 2013年的83%,幫助美國實現了“能源獨立”,令世界矚目。
盡管我國頁巖氣資源量和分布情況還未完全弄清,但無論是從美國國務院牽頭發布的“全球頁巖氣初評”,還是從我國國土資源部公布的數據來看,我國擁有豐富的頁巖氣資源是毫無疑問的事實。長期以來,經濟快速發展對能源資源的渴求及日益增長的對能源安全的擔憂,使我國迫切希望能夠通過大規模發現并開發新的能源資源,緩解能源“饑渴”的同時保障能源安全。美國“頁巖氣革命”為我國提供了絕好借鑒,點燃了我國開采頁巖氣資源的熱情,而豐富的頁巖氣資源更令人們對國內頁巖氣產業的發展前景充滿憧憬和期待。
能源安全和“能源獨立”在我國是非常熱門的話題,但通過發展頁巖氣實現美國式“能源獨立”的實際意義不大。一方面,我國一次能源自給率長期保持在90%左右,比已經實現“能源獨立”的美國還要高,能源自給雖然還有上升空間,但能源安全總體具有保障;另一方面,人們對能源安全的擔憂更多是聚焦于日益提高的油氣對外依存度,能源安全的本質是油氣安全,“能源獨立”的核心是減少對國外油氣的依賴。因此,開發頁巖氣資源最重要的目的是通過新的油氣供應形式增加油氣供應總量,提升油氣安全水平。另外,作為清潔高效的能源,發展頁巖氣對清潔優化以煤炭為主的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也會起到重要作用。
為了使頁巖氣成為我國油氣供應的重要形式,必須加快頁巖氣資源的勘探開發。對此,國家已經陸續推出近40個頁巖氣區塊進行招標,并通過頁巖氣產業政策和頁巖氣開發利用補貼政策進行政策支持。區塊招標使三大國有石油公司、部分央企、地方國企和一些民營企業紛紛加入到我國頁巖氣勘探開發中來,但除了三大國有石油公司,其他企業受制于資金和技術,在各自區塊上的作業進展非常緩慢。目前,中國石化在頁巖氣資源評價體系、工藝技術體系和壓裂裝備研發制造方面均取得突破,其中涪陵頁巖氣田的頁巖氣日產量已經超過300萬立方米,據此推算年產量可達11億立方米,遠遠超過去年我國2億立方米的頁巖氣年產量,實現了質的飛躍,可以視為我國頁巖氣規模化、商業化開采的重要標志。中國石化計劃在2015年、2017年分別建成50億立方米、100億立方米的頁巖氣產能,這為我國完成2015年65億立方米的頁巖氣產量規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推動我國頁巖氣產業發展不能僅依靠三大國有石油公司,而需要所有中標企業都積極行動起來。對此,我們還應當關注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一是技術的流通。中國石化已經初步掌握了頁巖氣勘探開發的核心技術,應當通過合理手段推動這些技術實現受保護的流通,避免重復科研攻關,加速頁巖氣開發總體進程。另外,基于我國地質條件復雜多變,還需持續的技術創新,確保這些技術在其他地質環境下的適用性。
二是政策的落實。對于一些企業對中標區塊圈而不探、礦權炒作等問題,應當加強監督管理,執行嚴格的退出機制,吸引合適的投資主體參與頁巖氣勘探開發。另外,應當把頁巖氣氣價補貼、探礦權使用費、采礦權使用費和礦產資源補償費減免等優惠政策切實落地,提高企業積極性。
三是氣價的改革。當前的氣價水平很難彌補高昂的頁巖氣勘探開發成本。一些實力較強的企業可以暫時以產量目標為主,但對實力較弱的企業來說,缺乏效益就意味著難以為繼。國家必須加快天然氣價格改革步伐,確保天然氣價格合理反映其價值,也應當積極引導頁巖氣向氣價承受能力較強的市場、產業流動。
應當注意到,我國絕大部分頁巖氣有利區塊和資源潛力處于現有的油氣區塊內。國家應當鼓勵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優先勘查開采其區塊內的頁巖氣,同時應當采取合理的方式,明晰礦權,在不影響常規油氣勘探開發的基礎上,使其他企業獲得參與這些區塊頁巖氣勘探開發的途徑。
總而言之,我國頁巖氣產業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新階段。如果2020年“600億至1000億立方米”的規劃目標順利實現,頁巖氣將成為我國油氣供應的重要來源,為保障油氣安全做出貢獻。
最后,不得不提到的是,事實上我們并不能簡單地以對外依存度衡量油氣安全,以合理的價格獲得穩定的油氣供應才是油氣安全的真正內涵。當前,世界油氣供應總體寬松,世界油氣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為我國擴大海外油氣資源獲取創造了機遇。我國應當把握這個機遇,同時,這也為我國合理、有序、健康地推動頁巖氣產業發展,避免一蹴而就、急于求成創造了良好環境。 (作者:李君臣,為能源經濟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