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頭一個月新信貸額度的投放,再加上中國農歷新年長假前的庫存囤積,使得中國對石油等一些關鍵大宗商品的進口在今年1月升至創紀錄高位。
投資者密切關注中國的原油、銅和鐵礦石進口數據,以期從中了解中國經濟的健康情況,但公歷和農歷新年假期經常會扭曲所在月份的數據。1月的創紀錄表現不一定預示著未來幾個月進口會保持強勁,不過鐵礦石進口預計將保持強勁。
中國海關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此前用完信用額度的買家從年后開始補充庫存,中國1月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量達到創紀錄的53.6萬噸,較上月增長21%。
除了銅產品制造商,進口銅的企業還包括房地產開發商和其他信貸緊張的企業,后者會申請信貸額度進口銅,然后在國內市場銷售,以籌集現金。
中國原油日進口量創下665萬桶的新紀錄,驅動因素包括福建和四川一些新煉油廠的開工,農歷新年前囤積庫存,以及商業和戰略原油儲備的補充。
據悉,去年下半年,中國增加了8000萬桶商業庫存。巴克萊(Barclays)分析師Sijin Cheng表示,按計劃將投入運營的新一期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可能也導致了進口額的增加。
然而,鑒于春節假期前后工業活動不活躍,需求處于低位,本月中國的原油需求可能會減弱。
因澳大利亞和巴西制造商加大了對中國的鐵礦石出口,中國1月鐵礦石進口量達到創紀錄的8680萬噸,較上月增長18%。鐵礦石主要用于煉鋼。
據估計,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和力拓(Rio Tinto)等澳大利亞礦商去年的鐵礦石出口量增加了逾9000萬噸。
然而,由于來自中國鋼鐵行業的潛在需求疲弱,鐵礦石庫存一直在增加。根據總部位于上海的咨詢公司鋼之家(Steelhome)的數據,中國較大港口的鐵礦石庫存量現在為9725萬噸,接近歷史最高水平。
過去一年,中國鋼鐵產量表現強勁——去年5月達到每日220萬噸的峰值——幫助提振了鐵礦石進口。但鋼鐵產量后來一路下跌,截至今年1月中旬已跌至每日約200萬噸。
這些都對鐵礦石價格構成壓力。鋼鐵指數(Steel Index)評估的基準鐵礦石價格,已從今年年初的每噸135美元降至本周120美元的7個月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