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月24日上午消息,美國再次點燃貿易戰,針對一項指控中國制造商試圖通過在臺灣生產太陽能產品以逃避關稅的事件深入調查。
美國政府本周四表示,將對中國生產商涉嫌利用前一宗貿易案裁決中的漏洞進行調查,以阻止其在美國以非法低價出售太陽能面板。
近年來,伴隨可再生能源業務的快速增長引發了一系列貿易保護戰,而太陽能面板之爭一直其中最為激烈的。
本次美國商務部的調查緣于太陽能產品生產企業Solar World的一宗投訴,促使美國商務部采取此舉,該公司位于德國,它擁有北美最大的太陽能制造工廠。
該公司在2013年12月稱,中國制造商通過組裝在其它地區生產的太陽能產品來逃避關稅,并在其投訴中提及臺灣。
長期以來中國生產商一直被指責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在美國和歐洲銷售太陽能面板,并與美國和歐洲的相關企業因極力搶占市場的控制權而發生經濟糾紛,使西方的競爭者失去其業務。
去年,美國對中國太陽能面板征收反傾銷稅,緣于SolarWorld 和美國其他6個太陽能制造商的一項投訴。
但是SolarWorld的最近一項投訴是中國制造商找到了方法規避關稅,即使用在臺灣生產的太陽能電池,因為臺灣豁免了該于2012年頒布的稅項。
該公司的潛臺詞是中國制造商能夠在美國大量傾銷該產品是因為得到了中國政府不同程度的補貼。
去年歐盟揚言要對進口太陽能面板征收懲罰性關稅,中國則以威脅其與歐洲葡萄酒和汽車制造商的貿易作為回應。
結果是,德國和其他成員國對歐盟施加壓力,要其與中國通過談判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