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23日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發表演講,吸引石油巨頭重返伊朗投資,緩和與西方國家關系。
魯哈尼是最近10年來首名參加埃克森美孚公司等美國企業負責人也有可能參加。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廣播局報道,贊加內將在達沃斯論壇期間與石油巨頭老總舉行面對面會談。他說:“我們計劃開展大量投資和技術活動,恢復產量并生產更多石油和天然氣……國際石油巨頭可參與進來。”
向美示好
魯哈尼22日接受瑞士一家電視臺采訪時說,伊朗和美國關系過去一直處于敵對狀態,但只要雙方共同努力,可以解決問題。
魯哈尼用波斯語接受采訪,電視臺以法語配音。他說:“雙方需要努力,創造互信。實際上,伊朗正向世界所有國家伸出和平友誼之手。伊朗希望和世界各國建立友好關系。”
當被問及在美國德黑蘭能否有一天重設使館,而不是借由瑞士使館代表美國利益時,魯哈尼回答:“沒有永遠的仇恨,也沒有永遠的友誼。因此,我們要變仇恨為友誼。”
伊朗20日開始執行伊核問題初步協議,包括停止制造豐度為20%的濃縮鈾。同時,美國著手放松對伊朗的制裁,包括能源和金融領域。
花絮
伊以首腦專機“肩并肩”
達沃斯論壇給敵對國家提供了相聚機會。在瑞士蘇黎世機場,魯哈尼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專機緊靠著并列停在一起。彭博通訊社說,把伊朗和以色列聚在一起,外交人員努力數十年也未成功,而蘇黎世機場管制員不經意間就做到了。
內塔尼亞胡曾多次批評伊朗政府,稱魯哈尼是“披著羊皮的狼”,敦促全世界提防他的“魅力攻勢”。
當兩國領導人專機并列停下時,伊朗和以色列記者和工作人員互相對拍起來。一名以色列記者用英語向伊朗一方喊道:“你好嗎?”伊朗一方以英語回答:“很好,謝謝。你好嗎?”
不過,蘇黎世機場官員說,這場“飛機外交”并非機場方面有意安排。機場女發言人索尼婭·策希林說,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期間,停機位置為各國首腦預留。
相關
歐洲企業擬搶灘伊朗
隨著伊朗履行伊朗核問題日內瓦第一階段協議,伊朗所受制裁逐步放松,歐洲企業將競相進軍伊朗,試圖從這塊不止擁有石油和天然氣的經濟富礦中撈取利益。
一個法國經濟游說集團官員說,過不了多久,隨著代表大約100家法國企業的管理人員將飛赴德黑蘭,利用伊朗制裁放松的契機,進行“探索性”商談,屆時將有“更多握手”。這名官員以話題在政府內部依然敏感為由,要求不公開姓名。她說,競爭者也在從事相同活動,石油天然氣企業、汽車制造商以及其他制造業企業希望快點行動,“每個人都是相同心態”。
從商業角度,伊朗是個不可忽視的機遇。
伊朗有7500萬人口,受良好教育人群廣大,擁有世界排名前列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此外,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伊朗長期受西方國家制裁、封鎖,留下大量尚未開放的空白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