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前天發布增持公告稱,2013年11月5日接到公司控股股東中國石化集團通知,中國石化集團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在二級市場增持了公司A股606萬股,約占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0.005%。自11月5日起擬在未來12個月內,集團以自身名義或通過一致行動人在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份,累計增持比例不超過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2%(預計耗資超過100億元)。集團還承諾,在增持實施期間及法定期限內不減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今年下半年以來,有公司最多增持27次
有市場人士表示,大盤震蕩中,大股東出手增持一方面是護盤心切,另一方面說明對公司目前股價投資價值的認可,對公司未來發展有信心。
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下半年以來,截至11月4日,共有308家公司股東或高管進行了增持,增持數量為22.12億股,增持金額高達137.5億元。
其中,輝煌科技(002296,股吧)增持次數最多,7月15日至10月21日,共有多位高管和股東增持了27次,共計增持892萬股。此外,上海醫藥(601607,股吧)、吉鑫科技(601218,股吧)、大富科技(300134,股吧)等公司增持次數也在20次以上。
而增持數量最多的公司是中國建筑;其次是工商銀行,增持數量為1.56億股。川投能源(600674,股吧)也通過7次增持,增持數量高達1.52億股。
根據中國建筑9月27日發布的公告,公司控股股東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累計增持股份2.035億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0.68%。
季報不好看
股東出手護盤
貝因美(002570,股吧)和恒順電氣(300208,股吧)等公司因為三季報不夠靚麗,股價不斷下跌,公司股東開始出手護盤。
10月31日,貝因美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貝因美集團通過深交所交易系統增持公司股份62.1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1%,增持均價32.15元/股,耗資約1998.12萬元。增持后,貝因美集團持有公司2.56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0.11%。
對于增持原因,公司稱是基于對目前資本市場形勢的認識及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
此外,基于同樣的理由,10月31日、11月1日和11月5日,恒順電氣實際控制人賈全臣分別增持自家公司股票44.84萬股、245.89萬股和49.75萬股。
昨日市況
市場不領情 百元股跌得僅剩貴州茅臺
近期大盤一直疲軟不振,昨日滬深兩市紛紛收跌,滬指報2139.61點,下跌0.82%,深成指報8287.86點,下跌1.94%。創業板早盤低開后,一路震蕩上行,午后開盤一度沖高至1277.43點,漲逾1.3%,但此后指數迅速出現跳水,截至收盤報1241.79點,下跌1.45%。無獨有偶,滬指在午盤也上演了一波極速跳水,最終收跌。
盡管股指并無太大表現,但昨日百元股陣營發生了巨大變動。以片仔癀(600436,股吧)、云南白藥(000538,股吧)為代表的醫藥百元股均跌破百元,分別報收99.1元和96.88元。而長春高新(000661,股吧)早已提前離開百元股陣營。如今,A股市場只剩下貴州茅臺(600519,股吧)一只百元股,形單影只。隨著上述三只百元醫藥股的跌落,市場開始擔心是否預示著醫藥股泡沫“破滅”,作為防御避險的醫藥板塊是否可以繼續避險?
除了百元股陣營的落魄,昨日“石化雙雄”在慘淡行情中表現較為搶眼。其中,中國石化報4.72元,上漲2.16%;中國石油報7.91元,上漲1.28%。中國石化股價上漲主要受股東增持影響。但從昨日市場的表現來看,市場對增持潮似乎并不買賬,尤其在臨近尾盤時滬深兩市出現了一波跳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