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美國大規(guī)模開發(fā)利用頁巖氣的前景推動下,全球能源市場聞“氣”起舞,主要能源消費國都對未來的“氣”途滿懷憧憬,而市場更是已經提前預熱,各類與頁巖氣開發(fā)利用有關的上下游產業(yè)都成為了競相投資的香餑餑。有了既廉價又清潔的頁巖氣,數十年來世界所面臨的能源供求矛盾及相關環(huán)境挑戰(zhàn)似乎在一夜之間得到了化解。這似乎意味著,頁巖氣即便不是一場徹底的大規(guī)模能源利用革命,也至少可以算是能源利用的一個重大轉變。而作為世界頁巖氣開發(fā)和利用的主要推動力量,美國顯然比較認同和享受這樣的一個能源轉變過程,發(fā)展頁巖氣的議題也早就被提高到了關涉國家能源安全和能源自主的高度。但問題在于,頁巖氣真的或會觸發(fā)能源轉變,并帶來一場能源革命嗎?或者說,頁巖氣可以幫助全球各國解決能源問題嗎?
所謂的能源革命,其背后的邏輯和機理非常清晰。以煤為例,雖然煤的直接利用成本至今仍是最低的,但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fā)展的大趨勢下,要么進行煤炭的清潔化利用,要么支付煤炭利用后減排的成本,無論是哪種,其總成本都會逐步高企,從而大大削弱其名義上的經濟性。這是其一。其二,煤炭的流動性較差,必須依靠鐵路,水運等運輸方式,這不僅會影響到它在交通運輸上的直接利用成本,實則也暗含了能源安全上的隱患。當然,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措施來解決這個隱患,只不過,煤炭利用的成本進而也就提高了。
實際上,如此的因果關系及傳導機制,不僅在煤炭,而且在石油,在天然氣等其他能源品種上也都比比皆是,也正是在此基礎上,才有了能源的各種轉變過程,當某個地區(qū)的某種能源在經濟性程度上有所下降時,它便可能被其他能源品種全部地或部分地取代。同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這個能源品種的利用程度進一步提高從而影響了其經濟性后,它又可能被先前的能源品種反替代。這種替代與被替代的關系體現到全球能源市場上,最終形成了多元而具有彈性的能源結構。
具體到頁巖氣,它的經濟性如何呢,就現有的信息來看,頁巖氣屬于蘊藏量較為豐富的一個能源品種,除去不同的地理條件外,如果技術得當的話,一般的直接開發(fā)成本不高,而且在利用上還非常清潔。也就是說,至少在開發(fā)和終端環(huán)境影響兩方面,它的經濟性較高。但問題是,頁巖氣能否在未來成為與煤炭、石油等并重的一個能源品種。至少到目前為止,仍有很多未決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頁巖氣開發(fā)過程的各種外部環(huán)境影響,對水資源的外部影響,如果經濟有賴于頁巖氣價格,其穩(wěn)定性如何?如果世界依賴于頁巖氣,美國成為頁巖氣的出口國,那么全球能源安全性又可能出現什么變化,各國為此又將付出怎樣的安全成本?如果世界地緣政治為此而改變,那么國際社會有哪些成本和收益,等等這些問題顯然都會影響到頁巖氣的真實經濟性,從而決定其未來的走向。
總之,利用頁巖氣仍需三思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