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分析油價走高對美歐及中國影響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2-03-05 來源:人民網 關注度:0]
摘要:
今年2月以來,國際油價一改此前持續盤整的頹勢,開始強勁上升。瑞銀和澳新銀行5日就此作出的分析認為,美國政策不太會被近日的油價上升所左右,歐洲則可能被束縛手腳,而當前油價上漲在中國引發經濟下行風險的可能性甚微。
據瑞銀中國首席...
今年2月以來,國際
油價一改此前持續盤整的頹勢,開始強勁上升。瑞銀和澳新銀行5日就此作出的分析認為,美國政策不太會被近日的油價上升所左右,歐洲則可能被“束縛手腳”,而當前油價上漲在中國引發經濟下行風險的可能性甚微。
據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分析,本輪油價上漲受到了來自供給面和需求面因素的共同推動。從供給面來說,伊朗局勢緊張無疑是短期內推高油價的導火索,從需求面而言,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全球經濟增長基本面持續好于市場預期,尤其是美國和歐洲,給油價上漲帶來了支撐。
汪濤認為,油價上漲對通脹和貨幣政策的影響將更加復雜。美聯儲更看重核心通脹,因此政策不太會被視為“暫時性上漲”的油價左右。相比之下,更看
重整體通脹的歐洲央行可能會因此被束縛住手腳、不敢進一步放松貨幣政策。而油價上漲可能造成食品在內的大宗商品整體性上漲,這使得新興市場國家本已下行的通脹再次抬頭、從而有可能改變貨幣政策周期。
澳新銀行(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銀行)中國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則就油價上漲對中國的影響分析認為,雖然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很高,但油價上漲引發該地區一輪經濟下行的風險可能性甚微。
他稱,今年以來,中國的一些舉措分散了石油進口的風險,而中國的
成品油是被嚴格管制的,
國際油價對于中國油價的傳導機制并不直接。燃料價格走高或將引致中國通脹上行風險,但目前來看,全面通脹的風險還比較小。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