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自從上月這個北非國家爆發動亂以來,該國重要石油設施首次受到轟炸。錫德爾港口位于叛軍控制的東部地區。
4座油罐爆炸,形成一個大火球,碼頭上空黑煙滾滾,叛軍發射火箭彈進行反擊。
利比亞國家電視臺將油罐爆炸怪罪到叛軍頭上,稱叛軍受到“基地”恐怖組織的支持,但多名目擊者說是卡扎菲軍所為。
面對國際社會制裁的呼聲,卡扎菲開始為自己在國外尋求支持。利比亞軍方高層人士9日抵達開羅,將向埃及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遞交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的一封信。甚至有消息稱,卡扎菲已向多國派遣出“密使”,9日還有3架卡扎菲的私人飛機出國“求援”。
由于倫敦市場油價和利比亞局勢,在國際石油市場激起了新一輪搶購行動。歐佩克(Opec)最大成員國沙特已經增產,以求彌補利比亞減少的供應。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EA)的數據,利比亞石油日產量已經從危機前158萬桶左右的領先水平,下降到大約50萬桶。意大利、德國、法國和西班牙等是利比亞原油的主要進口國。
IHS Global Insight中東能源高級分析師塞繆爾•西斯扎克(Samuel Ciszuk)表示:“鑒于暴力沖突不斷升級,石油設施被列入攻擊目標只是時間問題。”
國際基準原油布倫特盤中最高達到116.18美元/桶,逼近2年半高位,其后回落至115.54美元/桶。
利比亞反政府武裝向美國及其同盟發出訴求,要求設立“禁飛區”,以抵擋卡扎菲部隊利用戰斗機發動的進攻,并阻止他用直升機運送軍隊。
美國五角大樓表示針對利比亞準備了“全方位”的軍事選項,包括設置“禁飛區”,北約各國代表將在布魯塞爾討論這一計劃。
在軍事行動中能起到關鍵作用的意大利表示,將會支持任何由北約、歐盟或聯合國作出的決定,在有需要的時候,為駐扎在那不勒斯的美國海軍開路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