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地:我國天然氣價格與國際接軌 有上升趨勢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9-08-05 新華網 關注度:0]
摘要: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4日做客新華網,就目前備受關注的水電氣價格改革話題與廣大網友在線交流。提到影響天然氣價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時,周大地表示,首先得考慮天然氣的來源問題;其次天然氣的...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4日做客新華網,就目前備受關注的水電氣價格改革話題與廣大網友在線交流。提到影響天然氣價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時,周大地表示,首先得考慮天然氣的來源問題;其次天然氣的開發成本也在逐漸提高。隨著天然氣進口比例越來越多,國內的天然氣價格也將逐漸國際化,因此,天然氣價格也會是一個上升的趨勢。
[主持人]影響天然氣價格的主要因素都有哪些?
[周大地]天然氣主要是一個來源問題,天然氣在過去在中國只是一個小能源,只有少數地方、少數行業,現在一般是特別優先保障民用了,還沒有完全變成一個誰愿意用誰就用的狀態,現在天然氣不一樣,不夠用。像北京市為了大氣污染問題,本來一開始說只要到三環之內,現在看樣子五環之內都要用,五環之外也得用,因為不用的話冬天周圍的污染也會影響市區的。所以天然氣的需求量很大,中國解決天然氣需求現在是兩條腿走路,一個是加大天然氣開發的力度,但是天然氣這個東西又不像水是基本上就近使用。天然氣大多是比較遠的,現在我們一個是四川這塊地方,一個是晉、陜、蒙這些地方有一些天然氣,但是現在真正多的還是西北、新疆這些地方。
另外,天然氣的開發成本也在逐漸提高。天然氣利用規模大了以后,本身保障供應方面也要做很多工作,像北京用氣不是那么穩定的,冬天多、夏天少,不能讓人家氣田冬天生產、夏天關門,所以必須要儲氣,這個儲氣成本也很高。以后不光是冬夏的問題,平時的保障問題、應急供應也得有很多的儲備手段,所以這個成本也是要逐漸上去的。另外一方面,光靠國內資源也不夠,現在沿海也要從西部大量進口天然氣,進口天然氣的成本就不光是生產的問題了。
[主持人]那是不是就說我們將跟國際接軌了呢?
[周大地]對,隨著天然氣進口比例越來越多,不接軌也不行,因為我們現在的天然氣還沒有完全形成全國統一的網絡,特別是直接就地用LNG(液化天然氣)的,那么很多地方的價格就只能根據國際價格而定。所以中國天然氣各地價格是差距很大的,現在慢慢也會沒有完全的國內氣了,比如西氣東輸的二期、三期再加上進口天然氣到了同一個管網里面這個價格就很復雜了,很難分清你用的氣是哪家的了。
[傅濤]對,存在一個服務均等化問題。
[周大地]這樣的話慢慢新老之間的差別也很難區分,所以我估計慢慢隨著價格的國際化、用量的多元化以及用量的增大,天然氣的價格國際化也到時候了,否則根本就進不來,天然氣這個東西是好,效率高、清潔、方便,但是相對煤來講肯定還是比較貴的。另外,過去國產的這點氣完全是成本定價,剛開始的成本相對比較低,而現在成本也上升了,何況還要加上進口這一塊,所以我估計價格也還會是一個上升的趨勢。調價要解決的問題也還蠻多的,但是從老百姓來講,也很難跟他真正研究這個比例到底應該是多少。但是我們要做好這樣的思想準備,隨著天然氣供應量的逐漸增加,價格的提高這也是不可避免的。
[主持人]那大概在多久呢?就是幾年之后我們大概會有一個價格的調整呢?
[周大地]我們現在有相當一大批的進口天然氣項目正在建設。因此近一、兩年就會有很大的變化,因為管線的建設是比較快的。我國西部和沿海地區的天然氣網必須形成環路,天然氣如果不能安全供應的話也會形成一個社會的重大問題,到時候一斷氣家家戶戶不能做飯,連飯館也做不了飯問題就大了。所以安全供應也是一個必要能力,所以要達到安全供應、要增加供應,這個價格就得隨著市場來調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