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化前沿兩則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9-05-15 中國石油報 關注度:0]
摘要: 石化催化劑開發新動向
《ICIS化學商務》5月1日報道,在石油、天然氣和主要石化產品價格大幅震蕩形勢下,石化企業正提高催化工藝效率和生產率,開發替代常規原料生產石化產品的新型催化劑。盡管有些催化劑的開發進度會放緩,但從長期來...
石化催化劑開發新動向
《ICIS化學商務》5月1日報道,在石油、天然氣和主要石化產品價格大幅震蕩形勢下,石化企業正提高催化工藝效率和生產率,開發替代常規原料生產石化產品的新型催化劑。盡管有些催化劑的開發進度會放緩,但從長期來看,投入催化劑研發的經費仍將持續增長。
當前催化劑研發的主要趨勢是降低能耗,提高收率和選擇性。比利時安特衛普新建的30萬噸/年環氧丙烷裝置采用德國巴斯夫與美國陶氏共同擁有的過氧化氫制環氧丙烷(HPPO)技術。與傳統環氧丙烷技術相比,HPPO技術不產生副產品。德國贏創公司和伍德公司采用美國Headwaters公司的多相納米催化劑也開發了新型HPPO工藝,韓國生產商SKC已采用該技術建設一套10萬噸/年的裝置。日本觸媒株式會社和德國南方化學公司也正致力于一些新催化劑的開發,其目的是降低投資或操作成本。
另一個重要的催化劑應用領域是加工替代原料。巴斯夫開發了一種將蓖麻油轉化為癸二酸的新型催化劑,目前正致力于通過新型費-托(FT)合成工藝將合成氣直接轉化為烯烴,預計7至10年內將實現工業化。法國Arkema開發一種催化工藝,可將生物柴油的副產品甘油轉化為丙烯醛和丙烯酸,預計2至4年內建成中試裝置。陶氏和德國南方化學公司正在聯合開發合成氣轉化制高附加值化工產品的新型催化劑,預計5年內將取得突破性成果。一些小型公司也活躍在該領域。美國Rentech公司已開發一種高α鐵基FT催化劑,既可生產汽柴油,也可生產高純度的石蠟、煤油、α-烯烴和乙醇。該工藝操作溫度相對較低,適用于各種原料,包括煤、石油焦和生物質。
在烯烴生產技術上,采用固體酸催化劑及分子篩將甲醇和乙醇轉化為丙烯的工藝成為新趨勢,日本三井化學公司正在進行將丁烯轉化為丁二烯技術的中試。
薩索爾新一代天然氣制合成油工藝開發有進展
《化學周刊》5月1日報道,南非薩索爾公司的新一代漿態床天然氣制合成油(GTL)工藝開發取得進展。薩索爾正與丹麥托普索公司合作改進合成氣制備工藝。天然氣轉化制合成氣是整個GTL工藝中最重要部分,此步驟改進后可望使GTL工藝效率提高10%以上,并能降低投資,增加效益。薩索爾還與美國空氣產品公司合作開發大幅度降低成本的陶瓷離子傳輸膜系統,可在一個陶瓷膜反應器中完成空氣分離和甲烷部分氧化兩個過程。另外,薩索爾正在開展研究力求將費托反應器處理能力增加一倍,現已建成中試反應器。新一代工藝的優勢還包括二氧化碳排放與普通煉廠相比持平或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