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k48q0"><dfn id="k48q0"></dfn></ul>
<tfoot id="k48q0"><delect id="k48q0"></delect></tfoot>
<strike id="k48q0"></strike><del id="k48q0"><tfoot id="k48q0"></tfoot></del>
  • <ul id="k48q0"></ul>
  • 能源威懾:看俄羅斯的新世紀能源新政

    [加入收藏][字號: ] [時間:2008-09-04  來源:中國金融網  關注度:0]
    摘要:編輯導讀: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剛剛宣布:從9月2日16點至9月3日22點的三十小時里,經過亞馬爾-歐洲管道的天然氣運輸將停止。兵法云:“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以強大的綜合國力,實施心理上的威懾,...

    編輯導讀: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剛剛宣布:從9月2日16點至9月3日22點的三十小時里,經過亞馬爾-歐洲管道的天然氣運輸將停止。兵法云:“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以強大的綜合國力,實施心理上的威懾,達到不戰而勝的目的,是為上策。

         1960年成立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直接起因就是石油生產和輸出國家聯合起來,對抗國際強權政治下的西方石油公司,維護本國利益和人民福祉。經過1973年因連續中東戰爭被迫實施石油禁運而造成世界范圍石油危機之后,“歐佩克”更成為了一種能源威懾,猶如當時美國和蘇聯擁有的核威懾一樣。

      當今世界,是謂新世紀能源冷戰時代,能源既是各國經濟命脈,更是地緣博弈的戰略武器。俄羅斯在新世紀的能源新政,就是最新的能源威懾。當前俄羅斯與格魯齊亞表象上的軍事沖突、俄羅斯與烏克蘭及波蘭等的潛在沖突,實質上是俄羅斯與美國及歐洲的地緣政治博弈的最新體現。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 (Gazprom)剛剛宣布:從9月2日16點至9月3日22點的三十小時里,經過亞馬爾-歐洲管道的天然氣運輸將停止。這毫無疑問是最新動態的能源威懾。從該地區地緣博弈的趨勢來分析,俄羅斯將逐漸占上風,這主要得益于其能源威懾這個新型戰略武器。本文以此為題深究俄羅斯的能源新政,剖析其歐亞能源戰略和能源金融布局。

      俄羅斯能源現狀與潛力

      通過調研2000-2008年俄羅斯政府部門發布材料、國際能源署報告、《俄羅斯報》石油與天然氣專刊、美國《世界能源》月刊等國際能源資料,俄羅斯能源現狀與潛力可通過油氣儲量的五方面重要數據體現出來:

      1)俄羅斯目前擁有約2800座商業性石油油田和天然氣田,近幾年每年勘探發現的新油氣田為20-40座、每年新增石油儲量4-5億噸、天然氣儲量 5000-6500億立方米。整個俄羅斯國土的油氣勘探程度大大低于國際平均水平,所以俄羅斯油氣田數量的增加和油氣儲量的增大被國際公認為非常有潛力。

      2)據美國《世界能源》月刊2008年報道,沙特阿拉伯的油氣儲量,國際公認接近3000億桶,而單是俄羅斯一家國有石油公司Gazprom的油氣儲量,就達 2350億桶。據俄羅斯石油公司和主要銀行的最近國際演講材料,整個俄羅斯的石油儲量在1400億桶到1500億桶。俄羅斯的天然氣儲量是世界第一,在 2005年就達到48萬億立方米,目前應接近50萬億立方米。按照原油與天然氣熱當量及容積換算關系(全球平均值):

      1 噸原油=1198.222立方米天然氣;

      1 噸原油 = 7.3桶(bbl)原油;

      50 萬億立方米天然氣 = 3046 億桶原油。

      俄羅斯的油氣儲量總數因此在4500億桶的級別。所以,國際上不時有評論,聲稱俄羅斯的油氣儲量已經超過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一,約占全球油氣資源的四分之一。

      3) 2006年,俄羅斯的石油產量是4.7億噸(或者4.8億噸,含凝析氣開采),比2005年增長2.1%。天然氣產量為6000億立方米。據俄羅斯政府新聞局2008年8月份宣布,2009年俄羅斯石油產量計劃比2008年增長2.2%,達到5.03億噸。2011年石油產量將增長8%,達到5.18億噸。

      4)據俄羅斯經貿部數據,2007年,俄羅斯出口石油2.54億噸,天然氣出口量1980億立方米。預計2008年石油出口量在2.54-2.55億噸之間,天然氣出口量超過2000億立方米。俄羅斯石油出口量將從2009年的2.55億噸增長到2011年的2.62億噸,以滿足歐洲市場石油需求增長和通過“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向亞太地區出口石油。到2010年,俄羅斯天然氣出口量達到2230億立方米,比同期增長10%以上,到2015年,預計俄羅斯年天然氣出口量達到2800億立方米。

      5)俄羅斯的石油出口到全世界50個國家,其中歐洲是俄羅斯石油出口的主要市場,約占俄羅斯出口原油的三分之二,其次是獨聯體等十多個國家。俄羅斯的石油出口一半以上靠油輪海運,三分之一靠幾條國際石油管道輸送,靠鐵路運送的不到總出口的百分之五。2006年,俄羅斯向歐洲出口的天然氣達1615億立方米,比 2005年增長了3.5%。2008年第二季度,俄羅斯出口到歐洲和獨聯體的天然氣數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達到了610億立方米。目前,歐洲天然氣的三分之一強需求量由俄羅斯供應。俄羅斯天然氣出口主要通過其穿過獨聯體國家的天然氣管道,其次是液化天然氣的海運。到2015年,俄羅斯增大對亞太地區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將達610億立方米,占其天然氣總出口量的22%。

      歐盟和獨聯體生存發展依賴俄羅斯能源

      2005年底到2006年初的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天然氣爭端,是俄羅斯與歐盟及獨聯體能源博弈的經典范例,直接暴露了歐洲數十個國家和獨聯體十幾個國家生存發展依賴俄羅斯能源的致命弱點。歐盟目前有二十五個成員國,其中十五個是“老歐洲”國家,十個主要是蘇聯解體后的原華沙條約成員國等。歐盟目前的能源需求百分之五十依賴進口,按目前情形發展,到2030年,其能源需求百分之七十依賴進口。根據國際能源署(IEA)首席經濟學家比羅爾(Fatih Birol)最近的統計分析,目前歐洲(共42個國家,含歐盟的25個國家)44%的天然氣和30%的石油需求都從俄羅斯進口,其中波蘭和立陶宛兩國對俄羅斯石油依賴的程度分別為95%和100%。歐盟目前只要求其成員國對石油進行儲備,還沒有啟動天然氣儲備。所以不久前,奧地利經濟部長巴騰斯坦以歐盟輪值主席國的身份,建議歐盟建立兩個月用量的天然氣儲備,發生天然氣匱乏時可以應急接濟。

      如我們前篇關于地緣能源共同體的文章所分析,歐洲聯合美國的地緣政治和軍事格局,如北約東擴成員國到俄羅斯邊境、歐盟致力于吸收原華沙條約成員國和獨聯體成員國、美國與波蘭等簽署條約在波蘭本土部署反導彈系統、通過橙色革命執政和一心想加入歐盟的格魯齊亞目前與俄羅斯的地緣沖突等,大大壓縮了俄羅斯的地緣安全與戰略空間,這與目前歐盟很大比重依賴俄羅斯能源供應的地緣經濟關系非常失調,甚至背道而馳。從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天然氣爭端、與白俄羅斯的天然氣爭端,目前與格魯齊亞的局部地區獨立的爭端,大部分歐洲國家都非常明白,他們的國家利益、經濟命脈、社會穩定與發展、政治家任期業績和百姓福祉等,都過分地依賴于俄羅斯的能源政治和能源經濟。這些根本原因決定了歐盟這個地緣文明先鋒的利益共同體,在努力實現能源供給多元化(其它洲際的石油天然氣、核能利用、風能、生物質燃料、太陽能等)的同時,將盡量擺脫美國主導的傳統冷戰思維及世界單極主義即從地緣政治、軍事等方面與俄羅斯對抗,以實現與俄羅斯的地緣和解和經濟合作,如批準俄羅斯加入G8集團和世貿組織等,從而與俄羅斯建立長期穩定的地緣能源經濟關系。

      俄羅新世紀能源新政戰略

      俄羅斯總統普京早在其學生時期的副博士論文里就展現出對俄羅斯能源國際謀略的極大興趣和前衛風格,預示到21世紀前半葉的俄羅斯能源國際大格局。在其 2000-2008任期里,俄羅斯總統普京把握國際上有利時機例如美國重心放在反恐名義下的中東能源控制,重振俄羅斯民族精神,平衡歐洲、美國和亞洲地緣政治,恢復戰略核武器的巡航威懾,在維持獨聯體的戰略層面上與中國等共創上海合作組織,最為顯著的,重塑了俄羅斯的超級能源大國實力與形象。目前,普京擔任俄羅斯總理,與俄羅斯新總統梅德韋杰夫雙雄合璧,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其能源威懾與核威懾并舉的“雙核威懾”戰略,我們統稱為俄羅斯新世紀能源新政。它可概括為如下七個方面:

      (一)俄羅斯制定超級能源大國的目標,有如前面所述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和地緣優勢,但最需要的是連續幾任有魄力、有政策執行繼承性的國家領導人來領軍。因此,在普京總統八年新政的基礎上,整合俄羅斯杜馬議會、政黨、政府、專家智囊等資源,打破常規,合法而又順利實現普京任俄羅斯總理、普京提名人梅德韋杰夫當選總統的雙雄合璧國家決策執行結構,保證了能源新政的持續發展。成立于1992年、被稱為俄羅斯最權威的智庫 --- 俄羅斯外交與國防政策委員會(該委員會由俄羅斯總統辦公廳、政府辦公廳、議會上下兩院、國防、外交負責人以及俄羅斯政治、經濟、金融、學術、新聞界的著名專家、學者共計約200人組成),于1999年為2000年競選總統的普京提前撰寫了《俄羅斯戰略:總統的議事日程》的智庫報告。在普京執政的8年中,其內外政策包括能源新政都在該報告中得到印證,有的具體政策簡直與報告中所提出的建議完全一致。同樣,在2007年,在普京總統授意下,俄羅斯外交與國防政策委員會專門為2008年當選總統梅德韋杰夫撰寫的、預測今后10年國際局勢、能源戰略等政策建議的智庫報告《未來十年俄羅斯的周圍世界》,為俄羅斯國家安全、經濟發展、能源新政等持續發展的目標及策略提供了未來十年的指南。

      (二)能源資源和產業國有化。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作為蘇聯時代的終結者和重振俄羅斯民族和國家的開拓者,進行了陣痛式社會和經濟的大改革,毀譽參半。特別是石油天然氣資源和產業,在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時代,采納西方的私有化模式實施改革,導致了一大批新型石油寡頭的出現、國庫虧空、俄羅斯淪為二流國家、人民生活相對貧困化。普京總統時代撥亂反正,重新實施能源資源和產業國有化,打擊不法的石油寡頭,全面提升作為俄羅斯經濟的重要支柱的石油天然氣產業。曾由石油寡頭控制而已被國有化的羅斯石油公司(Russneft)近年已成世界上石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石油公司之一,其擁有的石油儲量完全可以支撐俄羅斯數十年的石油需求。同樣,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近十年來資產增長十幾倍,目前更是世界上天然氣儲量最富有的能源公司,擁有175家子公司,掌握著全球17%以上的天然氣儲量,而且每年還在繼續獲得大量新的天然氣田, 擁有15.5萬公里的長距離、大口徑、高壓輸送天然氣管線,其每年開采的天然氣量占世界總開采量的五分之一,占全俄羅斯天然氣總產量的85.5%。該公司將在2014年前超過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Mobil),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上市公司。這將是俄羅斯梅德韋杰夫總統任期內的能源新政目標之一。

      (三)成立國家穩定發展基金,民富國強。如今,俄羅斯國家財政預算收入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來自于國家石油和天然氣集團的石油和天然氣銷售收入,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比重占其外貿出口份額35%以上。2006年,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出口創匯達1061.2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49.8%。隨著這兩年國際石油天然氣價格的穩定上漲,預計2008年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出口創匯又上一個新臺階。普京總統在其任期內清楚意識到地緣能源沖突風險和國際石油市場風云變幻,專門設立了國家穩定發展基金,把石油出口的基本利潤基礎上的額外收入,以預防國際油價下跌和彌補政府財政不時之需的名義存入俄羅斯穩定發展基金。僅在 2002~2005年間,俄羅斯從出口石油天然氣中便獲得了大約1580億美元的這種額外收入。目前,這個已經是數千億美元而且每年穩定增長的俄羅斯穩定基金是其民富國強的象征,是其民族復興的實力后盾。這個基金的一部分作為俄羅斯政府的平時不可動用的應急儲備,一部分通過盈利性業務保本增值,造福于民。近年來,俄羅斯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會福利改善、工農業穩定提升、人才紛紛回流、軍事實力恢復、外交呈大國氣象等等,說明能源新政民心所向。相應地,俄羅斯近年來加大了能源等礦產資源的勘探發現,包括東西伯利亞油田開發和多條國際石油天然氣管道的加速實施。

      (四) 在能源國家利益層面上與外國勢力爭鋒相對,寸土必爭,鞏固和擴大俄羅斯的能源戰略基地。這是普京總統八年任期里最鮮明的俄羅斯民族氣質和風格,深受俄羅斯人民的愛戴。如下是一些能源博弈的實例:

      (1) 對于薩哈林2號項目能源開發,俄羅斯果斷出手,把風險開發產量分成的項目利益轉成股權合作,既保證俄羅斯的能源國家利益,又獲得液化天然氣生產的技術和經驗。

      (2) 除了在俄羅斯里海的油氣獨立開發之外,還通過獨聯體和上海合作組織兩個層面積極參與其它里海區域油氣的開發;

      (3) 對北極地區近千億桶油氣儲量的主權宣示和加快資源勘探;

      (4) 俄羅斯是伊朗政府的強大支持者,其Gazprom公司于2008年7月與伊朗簽署能源協議,合作開發伊朗石油和天然氣;

      (5) 普京總統訪問非洲的南非和摩洛哥,加強能源開發合作,搶占洲際能源的制高點。

      (五) 建立俄羅斯原油國際品牌、成立俄羅斯圣彼得堡石油交易所、以石油盧布對抗石油美元結算。俄羅斯這一產業與金融相結合的三招謀略已經實施多年,是從根本層面謀求國際能源從能源經濟到消費市場的主導話語權,目前逐漸浮出水面,為國際能源界所特別關注。

      紐約商業期貨交易所(NYMEX)和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是世界石油期貨的兩大交易中心,其間交易的美國輕質石油和北海布倫特石油期貨是世界原油定價的晴雨表。近年來俄羅斯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開采和出口國,超過沙特阿拉伯。但是,俄羅斯出口石油的價格一直需要參照由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控制的北海布倫特石油期貨價格來確定。俄羅斯不僅是公開指責西方資本掌握世界石油定價權,控制石油交易市場,更是老謀深算,布局了我們現在稱之為能源金融的三部曲來步步為營,實現其目標即打響俄羅斯原油品牌、奪回俄羅斯石油定價權和從俄羅斯到國際推廣石油盧布的結算方式,這是俄羅斯成為超級能源大國的核心部署。

      首先,俄羅斯為自己的原油出口起了新的名稱REBCO 即“俄羅斯出口原油“的英文縮寫,中文常翻譯為“列布科牌”俄羅斯原油。所有外國購貨方與俄羅斯石油公司簽署石油買賣合同都必須使用該原油品牌。然后,俄羅斯與紐約商業期貨交易所(NYMEX)簽署協議,于2006年10月份在紐約商業期貨交易所順利掛牌,公開交易“列布科牌”俄羅斯原油期貨。雖然目前紐約“列布科牌”交易價格與倫敦的布倫特石油期貨價格還有差距,但俄羅斯的第一戰役成功了,其原油品牌打響了。

      接著是第二戰役。普京總統在2006年國情咨文中提出,必須建立以俄貨幣盧布結算的俄羅斯石油交易所,今后俄羅斯石油及石油產品銷售和出口均須通過該交易所進行。這將使俄羅斯石油出口自定價格,紐約和倫敦石油期貨交易所將不得不依照這個正宗源頭來定價其期貨價格,石盧布將趁勢崛起。2008年2月1日起,政府投資了三億盧布建成的俄羅斯圣彼得堡石油交易所(簡稱“俄石油交易所”)正式開市,開始交易成品油品種,預計在2009年陸續推出原油、天然氣等產品的期貨交易業務。可以預料,在未來十年,俄石油交易所不僅自身會迅速發展,更會吸引大量國際資金圍繞其營造國際能源金融的新的增長極。

      如同微軟董事長比爾? 蓋茨時刻不忘在重大場合推廣其微軟新產品一樣(稱之為最成功的產品推銷家),俄羅斯新總統梅德韋杰夫在今年日本北海道召開的世界發達國家G8峰會上,親自推介俄羅斯盧布貨幣作為國際金融的貨幣儲備,這是石油美元與石油盧布的直接交鋒,這與伊朗停止使用美元作為其石油出口結算、中東海灣國家謀劃使用統一的新貨幣來結算中東石油,互為呼應,競爭國際能源金融的最根本利益的主導權。不少中國和國際專家分析指出,如果美國經濟繼續衰退惡化,其美元貶值將不可避免,那么,石油美元的龍頭地位將面臨著有實力的石油盧布和我們稱之為石油亞元的亞洲能源金融崛起的挑戰。反過來,石油亞元如何融合石油盧布更是歐亞洲際能源金融的挑戰和時機。

      (六) 加速亞洲石油市場開拓,謀求更大地緣能源版圖。

      俄羅斯目前的百分之九十的天然氣出口是歐洲市場,三分之二的石油出口是歐洲市場,這是地緣因素和俄羅斯長期工業布局所造成的。普京總統任期期間,為對歐洲市場有更現實的能源制約能力,為謀求更大的地緣能源政治和經濟版圖,加快了其亞洲石油天然氣市場的開拓及其能源基本設施的建設。例如:

      (1)遠東薩哈林的兩條石油管道,即架設穿過韃靼海峽到俄羅斯大陸上的德卡斯特里港的海峽輸油管道,長達250公里,石油年運輸量可達到1200 萬~1500萬噸;建造穿過整個薩哈林島至不凍自由港普里戈羅德尼亞的石油管道,長達800公里,用于向日本、韓國等出口石油。

      (2)替代原來“安大線”與“安納線”的薩哈方案,從下波伊馬經尤魯布切諾-托霍姆斯克油氣田、上聶瓊斯克油氣田、塔拉坎油氣田、恰揚金油氣田、連斯克、奧廖克明斯克、阿爾丹、涅柳恩格里、騰達、斯科沃羅季諾、布拉戈維申斯克、哈巴羅夫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直至納霍德卡。這一方案是由俄羅斯普京總統親自過問并交由薩哈共和國總統負責的,因此其意義非同尋常。

      (3)“泰納線”方案。它一波三曲,目前落實的指從東西伯利亞的泰舍特至太平洋沿岸的納霍德卡的管道線路,將主要輸送西西伯利亞、伊爾庫次克州和薩哈(雅庫特)共和國的石油。該線路中段靠近中俄邊境線,最近處離中國只有60公里,計劃實施大慶支線,每年將總量8000萬噸石油的3000萬噸輸送到中國大慶。普京總統幾次責令加快泰納線的建設,不僅是簡單的亞洲市場開拓,更是其國際能源整體謀略的需要。

      (4)俄羅斯里海-黑海-地中海方向的管道。不僅是擴大俄羅斯自產石油的輸送能力,而且吸引和保障哈薩克斯坦和阿塞拜疆所產石油經俄

      羅斯石油管道外運出口,與其它國際勢力爭奪這些地區的能源產業。

      (七)整頓獨聯體,威懾與恩惠并舉。隨著蘇聯時代的驟然解體,歷史遺留下的獨聯體對俄羅斯而言,是喪失了原華沙條約成員國的地緣安全屏障的最后一道國際政治和軍事戰略緩沖地帶。近十年來美國和歐洲推進的“顏色革命和平演變”,逐漸使獨聯體國家從親俄轉向親美或者親西方。格魯齊亞是最新實例。俄羅斯在重振其戰略核武器的威懾力的同時,加大了能源威懾這個新武器的剛柔并用。

      例如,獨聯體國家烏克蘭的前總統庫奇馬說過:“在俄羅斯人的意識中,俄羅斯可以給予烏克蘭主權,卻不能給予烏克蘭獨立”。在能源問題上俄羅斯需要通過烏克蘭的天然氣管道向歐洲供氣,所以一直按極其低廉價格向烏克蘭供應其自身使用的天然氣。2005年底到2006年初的俄羅斯與烏克蘭就天然氣價格變化所起的沖突,更在于警示烏克蘭向西方靠攏。本周俄羅斯宣布向歐洲停止供應天然氣三十小時,直接是對格魯齊亞宣布與俄羅斯斷交的回應,間接是警告歐洲切莫玩火自焚。俄羅斯還視上合為其“亞洲牌”,鼓勵并且參與其中成員國與中國的密切能源合作,以借力穩定獨聯體的地緣政治局面。

      綜上所述,俄羅斯的超級能源大國戰略實施,其國內成效顯著,其國際威懾初見成效,對北約逼近、歐盟東擴、歐美主導的獨聯體顏色革命等有其戰略核武器達不到的特殊功能。但其超級能源大國之夢遠遠不止如此。由俄羅斯主導的地緣利益共同體橫跨歐亞大陸,在二十一世紀里會進一步強化,成為世界三國演義的一方。



              您的分享是我們前進最大的動力,謝謝!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電子樣本 | 郵件營銷 | 網站地圖 | 誠聘英才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網 版權所有
    京ICP證120803號 京ICP備05086866號-8 京公網安備110105018350
    7777久久久国产精品消防器材| 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最新国产精品剧情在线SS|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思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 亚洲理论精品午夜电影| 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牛牛|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 | 久久精品视频网站|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不卡 | 国产A∨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深夜福利免费观看| 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精品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日韩精品无码AV成人观看| 国产乱码一二三区精品|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无限制|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1尤物| 人妻少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蜜桃| 热综合一本伊人久久精品|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射精| 性感美女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精品|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网站 |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专区|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日韩av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日韩免费高清播放器|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手机在线看片国产日韩生活片| 精品无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产亚洲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