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巖氣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制約頁巖氣開發的種種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前,筆者建議,投資者應認真吸取風電和光伏行業的坎坷經驗,想辦法切實解決好頁巖氣的資源、并網和價格等問題,避免重蹈風電和光伏行業覆轍。
回顧風電和光伏行業的發展路徑,可發現與當下的頁巖氣是何等相似。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頒布后,眾多原來從事火電、水電投資的公司,甚至是與能源行業無關的企業,都一窩蜂涌入風能和太陽能領域。隨著風電特許權招標、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貼、CDM、金太陽工程等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出臺,2005年 -2010年,風電和光伏行業度過了令人艷羨的黃金5年。
與風電和光伏行業一樣,頁巖氣也屬于新能源范疇,也是在上游政策驅動、中游財政補貼和下游投資青睞之中迅速發展起來的。可以預見,二者的技術發展路徑也將類似。盡管頁巖氣開采中的分段壓裂等核心技術,至今尚未被國內企業全面掌握,但經過幾年的技術模仿和創新,掌握相關技術應不是難事。
與風電、光伏相比,頁巖氣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即由于有著堅實的國內需求,因此不必擔心遭遇任何的“單反”或者“雙反”?梢源_定的是,只要頁巖氣能開采出來,能運的出來,并且價格公道,就不愁賣不出去。
但如果無法解決與風電和光伏行業相似的困局,5年之后的頁巖氣,將難逃風電和光伏行業如今一蹶不振的宿命。
首先,頁巖氣面臨著與風電一樣的“并網”問題;仡欉^去5年,風電行業一度可以用爆棚來形容。以風電整機制造業為例,最盛時期該行業有80家企業存在,潛在產能嚴重超出了實際市場需求。但由于風電輸送問題遲遲未能解決,大量安裝的風機無法及時并網,不但給發電開發商帶來了經濟上的損失,也嚴重阻礙了風電整機制造商的出貨速度。隨著陸上風電資源的開發趨于飽和,海上風電和國際市場遲遲無法打開,風電制造行業迅速由巔峰墜入谷底,華銳風電(601558,股吧)、金風科技(002202,股吧)等曾經叱咤風云的企業,面臨著虧損、裁員的窘境。
與風電相似的是,我國天然氣管網掌握在中石油、中石化少數幾家公司手中,在現有的體制下,這些公司缺乏接納第三方天然氣的動力,如果有朝一日頁巖氣產能成規模釋放,但是卻無法解決“并網”問題,那么發生在風電的“窩電”窘境,將在頁巖氣身上重演。
其次,頁巖氣還將面臨與光伏一樣的經濟性問題。迄今為止,盡管歐美“雙反”大大壓縮了國內光伏企業的市場空間,但國內市場短期之內仍難以大規模啟動。這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光伏發電價格遠高于常規火電,不得不依賴財政補貼。
與光伏面臨的困局類似,由于我國地質結構復雜、開采技術仍待提升、管網建設仍滯后,因此未來頁巖氣在價格上,很難與常規天然氣一較高下,這必然影響到頁巖氣在國內市場的推廣。
如果參與頁巖氣招標的民營企業,在投入了大量資金無法開采出頁巖氣,或者開采出來卻賣不出一個好價錢的時候,如果堅持不下去,或為追求短期高溢價,或為減少投資損失,這些民營頁巖氣項目,很有可能被大量轉讓給國有企業。筆者建議,在一開始,民營投資者就應對投資頁巖氣將要面臨的風險作出謹慎評估。如果實在拿不準,那不妨學學聰明投資者從金礦開采中賺錢的先例:與其去投資高風險的金礦,不如在旁邊賣賣牛仔褲和礦泉水,如果做好了,說不定也能在這波頁巖氣投資盛宴中,小小賺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