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美國商務部近日做出最終裁定,認為中國產晶體硅
光伏電池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可能導致中國光伏產品被征收高額關稅。這一裁定引起了美國有識之士的反對,同時中國企業也在積極應對。
中國光伏電池行業聯合應訴代理律師李磊介紹,美商務部仲裁后,還要經過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調查并最終裁定。中國光伏企業也在積極爭取進一步上訴的權力。
李磊:中國企業如果認為美國政府的裁決存在錯誤,不排除通過司法程序尋求救濟,即向美國國際貿易法院提起上訴,要求糾正美國政府的錯誤裁決。
對美商務部的裁定持反對意見的不單單是中國企業。美國大鳳凰城經濟理事會CEO巴里·布魯姆坦言,100%的對華太陽能關稅可能導致大鳳凰城在2014年有1.7萬個就業機會損失,針對中國的懲罰性關稅將給美國帶來同樣致命的打擊。
巴里·布魯姆:中國光伏產品進入美國,使得我們的消費者更容易負擔起這種
清潔能源。我們希望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做出的決定能有更少的政治色彩。這里有195家美國公司和我們有著相同的抱怨,象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
GE等等,我們這個理事會正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美國知道中國的企業對我們來說有多么重要。希望我們團結起各家企業,否則我們將面臨苦日子了。
英利集團法務總監陳卓表示,現在企業更多的擔心的是美國終裁的決定可能會對歐盟正在進行的雙反調查產生影響。
陳卓:這將是中國面臨的史無前例最大規模的貿易糾紛。在任何行業來說都沒有這么大規模的。就不是健康發展的問題,而是生死存亡的問題。所帶來的影響首先是我們中國光伏產業幾十萬人的就業,也會波及到與光伏相關的產業,甚至中歐全面的貿易關系都會受到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