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作為代替普通汽車的交通工具是眾人所知的常識,從環保的角度講,電動汽車是零排放,不僅可以減少尾氣排放,還可以降低PM2.5改善空氣環境,這些問題大家也很清楚。但是提到電動汽車還可以作為儲電工具,低電價時買電對電動汽車進行充電,電價高時再把電動汽車里的電賣給電網使其成為贏利的類似股票的工具,許多人就沒有聽說過了。
電動汽車儲電量可觀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我們先看一看電動汽車用于發電的能力有多少。作一個簡單概算:以三峽電站為例,三峽電站共有單機70萬千瓦的發電機組26臺,總裝機容量1820萬千瓦,年發電量847億千瓦時,相當于6個半葛洲壩電站和10個大亞灣核電站。北京市現有汽車500萬輛,如果都改成電動汽車,就算每輛汽車是10千瓦,這已經相當于3個三峽電站了?梢婋妱悠囄{的電或是發出的電都是十分可觀的。
再看一看我們的汽車,特別是私家車,平均每天上路的時間十分有限,絕大部分時間不是停在家里就是停在辦公地點,不僅沒有得到充分利用,還得交停車費。如果使用電動汽車,連上電網就可以充電,也可以把車上蓄電池中儲存的電能轉為交流電賣給電網,這樣的可能性給電動汽車應用推廣提供了極大的想象空間。
階梯電價+分時電價
要想達到上述電網與電動汽車互相買賣電能的目的,目前要解決好幾個關鍵問題。
首先是電力系統的單向性。電力系統都是由發電廠往用戶送電,而無法做到用戶向電網售電或用戶之間的電能調劑。舉例說,在一個小區內甲家發電,乙家用;或是一個小區的電多了,送到另一個小區使用,目前都還辦不到,這就要依靠電力系統的改造,把現有電網改造成為“智能電網”。在發達的智能電網中,電能的調配、買賣、計量都可以雙向進行。
其次要解決電能的價格問題。近期全國各地開始實行階梯電價,也就是把各家各戶的用電總量按照幾個臺階分別計算電價。階梯電價無疑會提高大家的節能意識,但也是不符合市場規律的電價制度,因為階梯電價只強調了資源的稀缺性,卻沒有反映出電能作為商品的屬性。電力的生產和消費有其特殊性,也就是生產和消費要同時進行。鑒于人們的生活習慣,通常生產和生活的活躍程度總是白天大于夜間,造成白天用電量多,夜間用電量少。這往往造成發電機白天的負荷大于夜間的負荷。為了滿足白天用電,電力系統要安裝許多發電機組,但是這些機組到了夜間卻要減小發電量,使發電機組不能滿載運行,這樣就降低了發電機組的燃煤效率以及發電廠的投資效率。換句話說,白天和夜間同樣一度電,成本有很大區別。因此,把白天和夜間的電價拉開,讓白天的電價高,夜間的電價低,鼓勵人們白天少用電,夜間多用電的電價機制才是更合理的,這就是分時電價。所謂分時電價就是不同的時間段采用不同的電價。因此階梯電價可以和分時電價結合起來,讓人們意識到不同的時間段,電能有著不同的價值。例如可以把夜間的兩度電折合成白天的一度電,或是在階梯電價的基礎上降低夜間的電價等,都可以起到鼓勵人們使用夜間電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