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總理哈珀7日晚抵達北京,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5天的正式訪問。這是哈珀第二次訪問中國,也是他自去年5月大選連任之后首次訪華。加通社7日稱,哈珀訪華,最重要的話題自然是石油,加拿大急切地希望打開遠東、尤其是中國的油氣市場。此外,金融和商貿合作也是重要話題。不過,哈珀這次訪華并非沒有雜音,加國內有反對黨提出,希望他不要因為顧忌加中關系而“刻意回避諸如人權或敘利亞問題等敏感話題”。
據報道,哈珀此行帶來一個陣容龐大的代表團,包括5名內閣部長和6名國會議員,以及來自能源、交通、教育等領域的40名代表。6名國會議員中,有4名是華裔。訪華期間,哈珀將分別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以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舉行會見和會談。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將與哈珀共同出席第五屆中加經貿合作論壇。除北京外,哈珀將赴廣東和重慶進行訪問,并在重慶出席中加大熊貓合作項目簽約儀式。
《溫哥華太陽報》7日稱,哈珀帶去的龐大陣容表明,他的第二次訪華之行標志著其政治議程將側重于貿易多元化和創造就業機會,并意識到中國對加拿大經濟至關重要,發展與中國經貿關系的重要性不亞于加美關系。該報還稱,盡管哈珀上任之初,加中雙方曾發生許多摩擦,并導致雙邊關系降溫,但近年來已有很大改善。
加拿大電視臺稱,加拿大朝野都希望通過這次訪問促進兩國經貿關系,但具體目標則有分歧。政府最希望的是發展能源貿易合作,而反對黨新民主黨則呼吁“關注制造業就業機會喪失問題”,借訪問之機推銷更多加拿大產品。
《溫哥華太陽報》還提到中國的“熊貓外交”,認為“如果中方應加拿大要求,向加借出兩只大熊貓,則標志著加中關系的回暖達到一個新高度”。文章援引加拿大駐華大使馬大維的表態稱,加中關系已進入“黃金期”。
加《環球郵報》稱,哈珀此行會談到敘利亞問題,這個問題對他來說很棘手——既不能回避,也不能再把加中關系弄冷,因此哈珀很可能將這個話題交給隨行的外長貝爾德去談。該報還稱,哈珀也清楚,中國的否決更多是想告訴全世界,美國和西方不能為所欲為。
也有人鼓動哈珀與華討論“敏感話題”。比如,《渥太華公民報》批評哈珀“放棄原則”,對中國實行“注定失敗的沉默外交”。該報呼吁哈珀“繼續就人權、西藏、敘利亞等問題大聲說出加拿大的主張”。
與上述挑釁中國的聲音相比,一則“加原著民在哈珀訪華前呼吁中方關注加人權”的消息耐人尋味。據《環球郵報》報道,由加拿大5個土著民族組成的因卡·德寧聯盟日前向中方發出公開信。信中說:“我們寫信請求您向哈珀總理提出我們對自己國家人權狀況的關注。從之前的報道中我們得知,哈珀總會挑戰貴國的人權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