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管道原油價格達成一致 雙方能源合作將擴大
國家主席胡錦濤12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俄羅斯總理普京。雙方就雙邊關系和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達成廣泛共識。
胡錦濤說,今年6月,我對俄羅斯進行了成功的國事訪問。中俄雙方共同總結了《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10年來兩國關系的發展經驗和成果,對未來10年兩國關系的發展作出了新的規劃。
普京表示,俄中關系發展非常順利。胡錦濤主席今年6月對俄羅斯進行的國事訪問非常成功,為兩國關系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俄方愿同中方進一步加強能源、科技、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戰略合作,深化地方合作,努力實現雙方確定的貿易發展目標。
普京12日下午結束對中國為期2天的正式訪問,乘專機離開北京。
中俄能源合作超越“油氣”
新華社電 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在12日例行記者會上證實,中俄總理第十六次會晤期間,雙方就管道原油貿易價格問題達成一致。
劉為民說,俄羅斯具有豐富的能源資源,中俄兩國合作具有較好的潛力。雙方將繼續本著互利共贏的原則,擴大能源各領域合作。
目前,中俄能源合作已經在一批大項目上取得積極進展。中俄
原油管道今年1月1日開始由俄羅斯向中國供油,標志兩國能源合作取得重大突破,為俄羅斯原油出口開辟了穩定市場,也為中國提供了穩定的石油供應。
■新聞分析
談到中俄能源合作,外界總是聚焦于中俄天然氣價格談判。但從此次俄羅斯總理普京訪華透露的訊息看,中俄能源合作不局限于以油氣貿易為主的初級階段,正在向石化、
煤炭、電力、
核電、可再生能源等領域拓展。
當然,在中俄能源合作范圍不斷擴大、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兩國并未回避在能源合作領域存在的分歧。以中俄天然氣價格談判為例,到目前為止,中俄雙方仍然未能就天然氣價格達成一致。普京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買方都希望便宜點,賣方都希望貴一點。”但他相信,兩國企業會找到公平合理互利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