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元論走向二元成氣論,我國煤成氣理論日趨完善,改變了單一成因的油型氣勘探歷史和勘探方向,為開辟中國天然氣勘探新領域奠定了扎實的理論基礎。
經典生烴理論建立于正常壓力環境,項目組發現了超壓對煤系有機質熱演化和天然氣生成過程的抑制作用,并系統論證了超壓抑制作用的產生條件、動力學機理及其對天然氣組成的影響,突破了傳統生油氣窗的界限,為深部發現大量天然氣提供了理論依據。在煤成氣理論的指導下,中國天然氣地質儲量近30年來快速增長,對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無機成因天然氣能否形成有工業價值的氣藏?
世界上首例具有商業價值的無機成因烷烴氣藏——松遼盆地昌德氣田的存在得到證實,成為無機成因烷烴氣藏勘探的典型范例,將成為全球無機成因油氣勘探的新起點
油氣有機或無機成因理論爭論兩個多世紀,特別是油氣無機成因理論至今仍然是科學研究的熱點之一。
近幾十年來,科學界已肯定存在無機成因的天然氣,并發現一批無機成因二氧化碳氣藏(田)。在油氣能源日益短缺,特別是能源枯竭擔憂日益明顯的今天,是否存在能源和科學上有重大意義的無機成因烷烴氣(田),一直是科學界十分關心的。無機成因天然氣能否形成有工業價值的氣藏,已成為中國乃至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針對天然氣成因理論的重大國際前沿問題,戴金星率項目組通過對火山期后溫泉、泥火山和大量油氣井的天然氣調查和研究,論證了松遼盆地昌德氣田含量達90%的烷烴氣是無機成因的,成為有充分地球化學依據的世界上第一個無機成因烷烴氣藏。世界上首例具有商業價值的無機成因烷烴氣藏的存在得到證實,成為無機成因烷烴氣藏的勘探的典型范例,將成為全球無機成因油氣勘探的新起點。近3年來,項目組又論證了松遼盆地的興城氣田和升平氣田是無機成因烷烴氣藏。
高含硫化氫天然氣如何高效勘探開發?
通過進一步揭示TSR反應機理,建立了一套識別硫化氫成因機制和分布預測的方法和手段,使高含硫化氫氣藏的安全勘探與生產成為現實;發現了TSR對原油裂解與甲烷的大規模生成具有重要的驅動、催化和促進作用
硫化氫是劇毒氣體,在人們的印象中是要人命的“破壞分子”。但氣藏中的硫化氫是怎樣形成的?與烴類氣體有何關系?如何預測硫化氫的分布?此類研究是實現高含硫化氫天然氣安全勘探開發的關鍵一步。
多數學者認為,高含硫化氫天然氣屬于硫酸鹽熱還原作用(TSR)成因。自上個世紀70年代首次提出TSR以來,多數學者將TSR反應的本質表述為烴類的消耗和非烴類的生成,認為TSR對油藏主要起破壞作用、影響天然氣的工業價值,對TSR一直是負面評價,在油氣勘探中更多的是回避。
因為硫化氫的成因機制及分布預測難度大,含硫化氫天然氣勘探遭遇重大安全難題。從21世紀開始,中國石油對含硫化氫氣田勘探開發進行立項研究。項目組通過研究,不僅進一步揭示了TSR反應機理,建立了一套識別硫化氫成因機制和分布預測的方法和手段,使高含硫化氫氣藏的安全勘探與生產成為現實,而且修正了國際學術界認為的TSR對油氣藏只是一個負面因素的傳統認識,發現了TSR對原油裂解與甲烷的大規模生成具有重要的驅動、催化和促進作用,即在形成硫化氫的同時,也促使原油快速裂解和天然氣的大規模生成。原油裂解成氣的新模型改變了傳統認識,我國深層天然氣的勘探潛力大大提高。
他們還發現,TSR過程對碳酸鹽巖儲層具有的明顯溶蝕改造作用,促進了碳酸鹽巖次生孔洞的發育和高孔高滲優質集層的形成;并在實驗室中證實了這一過程,從而提出碳酸鹽巖深層存在一個由TSR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發育帶,油氣勘探深度下限會有較大幅度下移的認識,為深層油氣勘探提供了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