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稍微介紹一下,因為目前truss spar占的量非常大,它的直徑是27.5到45.5米,它的吃水深度是120米左右,鋼板的厚度只有25個毫米到38個毫米,所以用這個比例比的話,比可樂罐頭還薄。上頭是硬艙,是作為浮力艙用的,中間的結構體作為連接性,還有作為垂蕩板,下面是軟艙,是作為壓艙用的,它左右不對稱的,高起的部分也是一個浮力艙,它原來在水面上是水平狀態,脫到操作地的話,會豎起,所以要有一點點突起。
這個是spar組裝和安裝的過程,第一張圖是在組裝狀態,在岸上組裝,然后要船裝,這是一個非常關鍵性的問題,如果沒有安排好,它會發生變形,或者在運輸期間會發生轉動現象。第三個是用船拖到作業地,到了作業地以后,然后壓艙,把水放進來,然后開始樹立狀態,這個樹立如果不好,它會斷掉,在樹立到一個階段,它的時間要非常短,能夠短到半秒鐘、1秒鐘,如果停在那里不動的話,它慢慢會彎掉了,所以它的重量、排水、壓艙,所有的控制在這個階段要非常嚴格。以后如果要返役,怎么把豎立狀態變成一個水平狀態,這個過程不要發生斷裂的狀態。然后再把錨鏈固定好,再用上升甲板吊裝,一種是用吊車的浮吊,還有一種把上升甲板做在浮體上面,然后把浮體跨過一個上體甲板,所以是有兩種。
浮動式平臺不同的地方,我們用的環境、載荷、設計參數是一般性的,可以不要指定的。這個spar通常做在那里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不動的,所以它的條件跟指定作業區有關。
它在組合中,有各種不同的階段,一個階段是船裝階段,是用推出去或者用吊的,固定好。第二個從組裝廠拖到作業廠,第三個在作業廠里面拖到安裝位置。第五個是豎立狀態,第六個開始安裝。全部裝好以后,再安裝上層結構,上層結構的安裝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因為上層結構和船體只有四個頂,如果沒有算好,會錯開,會把下面的連接體破壞掉,曾經發生過。這個連接體下面,不是直接的硬式軟件,是一個軟式軟件,是一個筒狀的,為了防止硬碰硬,中間放了一個橡膠,如果沒有算好的話,壓下去以后,橡膠全部脆裂了。裝好之后,用點焊的方法焊起來。上甲板安裝,最后是測試,然后啟動,開始運行。
它通常在上面是一個生產型的平臺,對安全性有額外的要求。第二個它停在那里不能動的,所以它也不能進屋檢修,所以我們要考慮到水下檢修。第三個,一般來講,它都沒有法定認證,只是讓船級社做第三方的認證,都是由船東自己負責。因為它通常是非直航的,它站在那里以后,這一生都不會動了。再有一個它的穩定性非常的強,但也有一個問題,大家知道一般的,當長的浪來了之后,強的特性就變成壞處了,水面是平的,長浪是有斜度的,因為它很敏感,只要一推它,它馬上就回震,當它一傾斜的時候,上船體作業的時候,發現這個船永遠是斜的,要好久才回正,這是因為穩度太強了。
這個是為什么它有一個特別強悍的穩度,因為它這種結構造成它的重心永遠在浮心之上,如果重心永遠在浮心之上,就會有很強勁的穩定性,如果海面是傾斜的話,它會跟著海面走,就會出現一個傾斜的狀態,要很久才恢復。大家可以看到,在上部和下部,最主要支配它的穩定性的準則是完全穩度,是以它的設計力管最大的傾斜角來設計的,還有裝備還有一個設計,不能超過15度或者是25度,超過就不能作業了,所以這是一個跟力管的設計來控制它的穩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