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剛才所講的高效的開發和挑戰上面,有很多鉆井方面的挑戰。第一,TCF是一萬億立方尺,一萬億立方尺相當于差不多三百億立方米,如果要生產三百億立方米頁巖氣的話究竟需要多少口井呢?從美國的經驗來講,需要的井是不同的,但是差不多也需要一千多個井才可以生產出來三百億立方米的氣。新的氣田由于地層的壓力比較高,并且打的鉆井的水平也比較長的話,有一些地方,比如說從Horn River,這樣的地方可以用一百口井產到三百億立方米。但是不管怎么說,在美國的經驗來講,你要想產一萬億立方尺的話,必須要有一千口井以上。所以說,這個工程方面的壓力是非常重的。
今天,我就快快地介紹一下在整個頁巖氣開發周期當中我們面臨的挑戰。這里面我講五個方面,從勘探方面、評價方面(評估方面)、開發方面、生產方面,還有最后一個恢復生產方面的挑戰。
勘探方面,第一就是如何能準確地決定我們的這個經濟價值以及確認我們的氣層的產值是多少。這方面是和常規的油氣田是比較類似的,只不過評價的手段和方法是不一樣的。同時,氣藏的描述和常規的是不太一樣這個往往會以裂縫型的氣藏為多。
我們貝殼休斯系統頁巖氣服務流程(PPT)我就不多講了,這里面包括很多的學科,包括地質類學、化學、巖石物理,包括地震和氣層本身的裂縫學等等等等,里邊尤其是壓力的裂縫和以及如何擴展的機理的分析和不斷提高的一個過程。
從評估上來講,它面臨的技術挑戰是一開始在勘探的時候有一個大概的估摸,在評估的時候一定要把握住經濟價值是多少。尤其在西方國家,這些油氣田的開發都是以私營的企業為主,它的經濟價值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投資人對產生的氣體的經濟價值回報是多少,這是他們非常重視的。還有一個就是調整與優化完井設計。
與常規的油氣田開發不太相同之處就是地質力學在勘探、開發及生產過程中都有很大的作用,它的應用是貫穿于整個部分當中,而不像其他一些常規的油氣田,地質學的應用是非常廣的,而在油氣田當中,地質學的應用是非常廣的,包括了井壁穩定的管理、孔隙壓力的預測、地應力的確認、綜合有效的鉆井設計等等方面都有地質學的一些涉及。
從油藏分析中的挑戰來講,大家剛才講到的打水平井是非常重要的技術,但是在剛開始采取參數的時候,一定要采取數據,在采取數據的過程當中,沒有一個單量的曲線,把我們各種不同的技術結合起來。(PPT)這里面比較亂一點,帶陰影的這些名詞,這都是一些專業的測井的工具,通過這些測井的工具,我可以把各個不同的巖石的物性、化性以及巖性測出來之后反過來測量油氣層的參數。
走到下一步,從開發方面來講,實際上在頁巖氣或者是頁巖油以及包括其他的常規油氣田的開發過程當中,實際上在開發當中的挑戰是最重的,而這里面因為涉及到大量的工程、施工,所以說,施工的成本控制,而且大量的施工是不停地循環性的連續性的不斷在鉆井當中進行的。所以,它的成本控制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第一,鉆井必須成本最小化,同時,我在完井和壓裂的設計過程中,我一定要全部的優化,能夠一次性地生產比較高;同時,還可以讓它比較長期性地生產、產氣。同時,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與頁巖氣非常相關的就是壓裂,壓裂等一會兒我給大家講一下它所擁有的產值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它對環境的保護和影響是非常大的。世界上最長的一口井是13000多米,從陸上頁巖氣來講的話,搞的水平面基本上都差不多,都是一千米到三千米左右,如果有鉆井的聽眾,大家都知道,如果用常規的一些鉆井會非常的難,打出來的井會造成井眼的不規則,而且會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如果通過選擇比較好的鉆頭以及旋轉導向和一些比較好的工具和工藝,我們就可以克服這個問題。如果這里有鉆井的聽眾,如果只是一個簡單的鉆頭要想完成完井是比較難的,但是如果是有旋轉導向鉆頭就會比較容易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