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7月4日),國際油價下跌逾1%,因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庫存降幅小于預期,且投資者擔憂全球經濟前景打壓市場。中東地區原油運輸成本和保險費率暴漲,也抑制了亞洲地區的需求前景。
匯通財經易匯通軟件顯示,北京時間15:50,NYMEX原油期貨下跌1.08%至56.72美元/桶;ICE布倫特原油期貨下挫1.08%至63.13美元/桶。
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上周原油庫存減少108.5萬桶,分析師預期為減少279萬桶。
這暗示美國石油需求可能會減慢。OANDA高級分析師Edward Moya表示:“美國石油市場仍然供過于求。”
此外經濟顯露放緩跡象,加劇了油市疑慮。周三公布的美國經濟數據顯示,5月工廠新訂單連續兩個月下滑;6月ISM非制造業PMI創2017年7月以來新低。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俄羅斯等其他產油國周二同意延長減產行動至2020年3月,全球供給將進一步減少。
中東石油運輸成本上升抑制亞洲需求
業內人士和分析師表示,先前波斯灣地區發生多起油輪遭襲事件后,亞洲煉油商利潤正受到運輸成本和保險費率上漲的擠壓。亞洲原油需求逾三分之二來自中東地區。
市場參與者表示,航經波斯灣地區的油輪戰爭保險費率上漲了近10倍。而從海灣地區油港至亞洲地區港口的超大型運輸船的運費已經上漲了約30%。
印度石油公司的一位官員表示:“早先超大油輪戰爭險費率相較運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大概在1.5萬-2萬美元之間(約萬分之4),現在已經升至15萬-20萬美元了。”
日本石油協會上月底表示,保險費率從萬分之2.5升至到千分之2.5。并表示,船舶越新,保費率就越高。
數據顯示,自6月12日起,沙特Ras Tanura港口至中國寧波的超大油輪運輸成本飆升27%至每桶1.24美元。使用相同類型船只,從阿聯酋到印度Visakhapatnam港的運費暴漲37%,從科威特到新加坡的運費上揚了24%。
英國證券經紀商Marex Spectron的研究主管Georgi S。 Slavov表示:“從短期來看,由于運能需求疲軟,運費不太可能進一步上漲。”盡管如此,業界依然對中東局勢前景持謹慎態度。
PAJ總裁Takashi Tsukioka說:“如果當前態勢持續很長時間,甚至局勢進一步惡化,那最終會影響到整體運營成本。”
韓國一家煉油廠的官員稱:“我們無法完全割舍從中東進口原油,因為一些重質油品很難找到替代供應商。”
美國原油或跌至55.95美元
美國原油自57.57美元開啟下行(3)浪走勢,下方支撐位看向56.57美元和55.95美元,它們分別是(3)浪的23.6%和38.2%目標位。
若油價重新轉升,并突破57.57美元,那么自56.05美元開啟的反彈(2)浪走勢有望得到延伸,上方阻力位看向58.16美元,即(1)浪的50%斐波那契回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