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慶鉆探頁巖氣井均日產量刷新紀錄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8-08-07 來源: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關注度:0]
摘要: 這個平臺的5、6、7、8井已投產,4口井測試日產量合計超百萬立方米,創威遠頁巖氣田平臺平均單井測試產量最高紀錄。8月6日,川慶鉆探50060鉆井隊隊長孫中明在施工的威202H13平臺直言,新產量紀錄讓大家干勁十足。
威202H13...
“這個平臺的5、6、7、8井已投產,4口井測試日產量合計超百萬立方米,創威遠
頁巖氣田平臺平均單井測試產量最高紀錄。”8月6日,
川慶鉆探50060鉆井隊隊長孫中明在施工的威202H13平臺直言,新產量紀錄讓大家干勁十足。
威202H13平臺位于四川省威遠縣新場鎮,部署8口井,目前5、6、7、8井已投產。平臺于2017年11月26日開鉆,從開鉆到投產周期202天。平臺平均完鉆井深4602.8米,平均水平段長1886.5米,其中5井水平段長2200米。4口井
儲層鉆遇率均達100%,平均單井鉆井周期33.9天,平均機械鉆速每小時13.1米。6井完鉆周期27.6天,
完井周期34.2天,均創威遠頁巖氣田最短紀錄。
“頁巖氣本就屬于
非常規油氣,單井產量低,四川盆地頁巖氣
勘探開發難度比美國頁巖氣大很多,高產更不易。”據川慶鉆探頁巖氣項目經理部負責人介紹,四川盆地及周邊正勘探開發的頁巖氣藏地質條件復雜,地層沉積年代古老,途經層系多,儲層埋藏深、地層壓力高。
高產背后是川慶鉆探9年來持之以恒的頁巖氣工程技術攻關,形成以鉆完井工程設計、地質導向、油基
鉆井液等為主體的六大類41項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系列,有力支撐川渝頁巖氣規模上產。
這套核心技術以精細地質建模、井眼軌跡高效控制、儲層實時綜合識別為核心,地質導向I類儲層鉆遇率由38%提高到95%。在3000米深的地下,兩公里長的水平段川慶鉆探能在2米到4米的儲層中實現準確地質導向。
技術優勢帶來的是產量節節攀升。井均最終可采儲量由0.49億立方米提高到1.03億立方米,首年井均日產量由4.5萬立方米提高到10萬立方米。高難度上傾井及儲層段大幅調整井眼軌跡情況減少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