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戰略石油儲備能否拯救原油市場?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5-10-19 來源:鳳凰網 關注度:0]
摘要:
中國第三季度原油進口略顯低迷,但當前原油進口呈現增長的態勢。
據路透社報道,自7月以來,中國授予小型獨立煉廠每日近70萬桶的進口配額,約占當前進口總量的10%。路透社表示,中國正加大從北海、安哥拉、俄羅斯等地區的原...
中國第三季度原油進口略顯低迷,但當前原油進口呈現增長的態勢。
據路透社報道,自7月以來,中國授予小型獨立煉廠每日近70萬桶的進口配額,約占當前進口總量的10%。路透社表示,中國正加大從北海、安哥拉、俄羅斯等地區的原油購買量。
中國增加的原油購買量并不僅僅用于冶煉,其中大部分是用來補充其戰略
石油儲備(SPR)。中國的戰略石油儲備需要分幾個階段來完成,最終達到持有5億桶原油的目標。相較之下,美國所持有的SPR超過7億桶,數量巨大。
石油咨詢機構F
GE的分析師溫迪(Wendy Yong)向路透社透露:“雖然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運營和商業庫存補充活動加快,原油進口仍然表現強勁。”
據悉,中國2015年下半年原油進口規模較上半年增加了12%。溫迪還表示:“進入2016年,一些大規模戰略石油儲備項目開始啟動,原油進口預計將升溫,然而在煉廠產能利用率增長放緩的情形下,整體增幅可能將放緩至5%。”
僅就原油進口總量而言,中國增加的原油進口數量將使其逐漸趨近于美國。美國的原油進口總量大約為每天730萬桶,盡管中國的原油進口總量有些波動,但其進口需求量每日僅比美國少50萬桶。
中國補充其新SPR儲
油庫的舉措大大提升了全球石油的需求。從1月份到6月份,中國SPR活動使其原油需求高于其正常的消耗量,這相當于新增每天50萬桶的全球石油需求量。高盛集團的高級大宗商品研究員杰夫(Jeff Currie)在9月份向彭博社透露:“這一舉措是向市場拋出的一條救生索,并且將一直延續至2016年底。”
今年夏季,中國股市出現暴跌并且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放緩,中國經濟發出一些令人堪憂的信號,但是中國對石油的需求仍然強勁,至少目前是這樣。國際能源署(
IEA)預測,中國第三季度的年化需求增長速度為日均60萬桶,換而言之,中國大約占到全球額外石油進口的三分之一。
盡管各分析師對時間段的看法有所不同,但是他們都認為中國的原油需求在明年的某些時候將極有可能放緩,畢竟補充SPR的需求只是暫時性的。并且不論無何,中國需求的增長并不足以消化目前市場上存在的供應過剩的石油。
事實上,一些分析師越來越擔憂
油價還存在進一步下跌的風險,但極少的人對此引起重視。
一些最為悲觀的分析師認為,一旦市場意識到需求可能不足以解決原油供應過剩的問題時,油價可能將跌破每桶30美元的關口。能源交易商皮埃(PierreAndurand)向《華爾街日報》表示:我認為,由于儲存容量逐漸飽和并且需求將持續放緩,油價在接下來的10個月內下跌至每桶25美元的概率為30%。周度EIA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庫存急劇上漲,表明原油持續供應過剩。美國原油庫存在上周增至760萬桶。中國第三季度原油進口略顯低迷,但當前原油進口呈現增長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