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清潔能源比重進一步提高,全國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同比增長16.0%,非化石能源發電量約占全國發電量的22.9%,比去年同期提高3.0個百分點
▶從用電量來看,用電增長動力從二產向三產轉變的趨勢更加明顯,三產對全社會用電增長的貢獻率高達76.3%
▶高端裝備制造業和輕工業帶動制造業用電穩步回升
7月27日,國家能源局召開上半年全國能源形勢發布會。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在會上指出,上半年傳統用能行業需求大幅回落,能源生產、投資、進口增速下滑,能源供需總體寬松。初步預計,上半年全國能源消費總量同比增長約0.7%,下半年能源需求將有所回升。
能源市場供需寬松
據介紹,上半年,能源領域呈現“生產總體平穩、投資增速放緩、進口有升有降、消費增速回落”態勢。
從生產看,行業初步統計,上半年
煤炭產量約17.9億噸,同比下降約5.8%;全國原油產量1.1億噸,同比增長2.1%;天然氣(含
煤層氣、
頁巖氣)產量67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3%。發電量2.7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6%。
從投資看,上半年全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固定資產投資1686億元,同比下降12.8%;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固定資產投資1169億元,同比下降6.5%;全國電源工程完成投資1321億元,同比增長7.6%;電網工程完成投資1636億元,同比下降0.8%。
從進口看,上半年全國進口煤炭約9987萬噸,同比下降37.5%;進口原油1.6億噸,同比增長7.5%;進口天然氣30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5%。
從消費看,四大主要用煤行業中除化工行業外,電力、
鋼鐵、建材行業用煤量均有所減少;預計上半年全國石油表觀消費量約2.6億噸,同比增長3.2%;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約91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4%;全社會用電量累計2.7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
能源消費亮點頻現
“總體來看,當前能源消費低速增長、市場供需寬松的格局,也為能源結構調整優化提供了契機,一些能耗低、附加值高的新興產業能源消費較快增長,新的能源消費熱點和亮點不斷涌現。”劉琦指出,尤其
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對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實現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培育壯大國內裝備制造產業,帶動制造業走出去,以及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平穩增長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數據顯示,上半年清潔能源比重進一步提高,全國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同比增長16.0%,非化石能源發電量約占全國發電量的22.9%,比去年同期提高3.0個百分點。
從用電量來看,用電增長動力從二產向三產轉變的趨勢更加明顯。上半年,二產用電量約占全社會用電量的72.3%,比重比去年同期下降1.2個百分點。三產用電約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2.8%,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0.8個百分點。上半年1.3%的全社會用電增速中,三產上拉了1.0個百分點,居民上拉了0.6個百分點,而二產下拉了0.3個百分點,三產對全社會用電增長的貢獻率高達76.3%。
值得注意的是,高端裝備制造業和輕工業帶動制造業用電穩步回升。上半年制造業用電累計同比增長0.1%,增速較1至5月提高0.2個百分點。制造業中的交通運輸、電氣電子設備制造業和輕工業中的醫藥、工藝品、食品及紡織業5個行業以占全社會10.4%的用電量合計上拉用電增速0.5個百分點,對全社會用電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8.1%。
“從二季度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和能源指標看,國家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的效果逐步顯現,這一趨勢將更加明顯。因此,預計下半年能源需求較上半年將有所回升,全年能源消費將保持中低速增長,能源供需仍將延續總體寬松的格局。預計全年用電量將達5.7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左右。”劉琦表示。
能源轉型助力環保
環保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PM2.5、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平均濃度同比呈明顯下降態勢,大氣污染狀況明顯改善,這與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和總量方面的積極變化密切相關。
劉琦說,上半年全國能源生產和消費減速,能源結構優化趨勢進一步顯現,煤炭減量消費取得積極進展,
成品油質量升級工作加快推進,這些因素都對降低大氣污染物排放發揮了積極作用。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能源消費總量同比增長0.7%左右;火力發電量同比下降3.2%,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7.8個百分點。能源消費和燃煤發電增速放緩,有助于減少污染物排放。
能源消費增長減速的同時,清潔能源比重在進一步提高。上半年全國
水電、
核電和
風電等非化石能源發電量累計約占全國發電量的22.9%,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3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增加,相應減少了燃煤發電,對大氣污染狀況的改善起到推動作用。
另據了解,全國成品油質量升級改造工作進度正在加快。國家能源局積極推進煉油企業升級改造,將確保2015年底前向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內重點城市供應國五標準車用汽柴油,將全國供應國五標準汽柴油的時間從2018年提前至2017年。
劉琦透露,目前新的普通柴油國家標準已發布,船用燃料油國家強制性標準計劃年底發布;國六汽柴油國家標準編制工作已啟動,計劃2016年底前頒布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