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庭:重要儲水設施應由國家規劃開發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5-04-01 來源:中國能源網 關注度:0]
摘要: 在題為 《重視龍頭水電站的水安全保障作用》報告中,張博庭指出,我國目前所謂的水資源短缺,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真正的短缺,而是水庫調蓄能力的不足。建設有足夠調控水資源的大水庫,是水安全的重要保障。目前,這也正是制約我國水資源問題的短板。
...
在題為 《重視龍頭
水電站的水安全保障作用》報告中,張博庭指出,我國目前所謂的水資源短缺,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真正的短缺,而是水庫調蓄能力的不足。“建設有足夠調控水資源的大水庫,是水安全的重要保障。目前,這也正是制約我國水資源問題的短板。”
然而,我國水電近些年投產規模大,新開工卻很少,主要是因為政府將水電開發交由市場來做,一些綜合效益特別好的水利工程,都被劃為水電項目,要求必須使用市場化的手段開發,這使得我國水資源作用較小、經濟效益不夠好的項目,已經得到了開發,而水資源作用大、發電經濟效益也特別好的項目,反而得不到充分的開發。張博庭認為,“重要的儲水設施,具有極強的社會公益性,應當由國家統一規劃開發。國內外的經驗都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在國際上,美國的水利水電開發非常成功,其經驗之一就是大江大河上所有的骨干水電站開發都是政府行為。我國的三峽、小浪底也是大水庫成功建設的典范。
張博庭強調,我國大型龍頭水庫建設的困難,真正并不在于移民、環保和投資,而在于能不能得到國家和各級政府的重視,打破行業劃分的局限性,把龍頭水庫的建設上升到國家水安全的高度,利用政府和市場的合力,突破我國水安全問題的瓶頸。
目前,我國政府為了維持穩定,寧可不開發,這是一個最大的障礙。為解決我國大型水庫的移民難和開發成本高的問題,最好能從根本上轉變思路,由政府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張博庭建議,直接由政府投資建設,一方面可以在建設大水庫的同時,配合移民完成好政府建設新農村和城鎮化的任務;另一方面還可以在水庫建成后,通過收取水資源費的方式,由受益的相關發電企業從補償電量中合理的分攤成本。
此外,我國大型水庫電站建設困難的根本原因之一,還在于環境評價通不過。張博庭表示,大型水庫的開發應當更新觀念。
學術界認為的“水庫破壞生態”是一種謬論和偏見。
“生態文明是要在發展的同時,更加強調生態的保護,這樣才有利于發展。如果非要不顧人的死活而去保護生態,那可能就是一種阻礙社會文明進步的‘狹隘保護’。”張博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