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媒體報道稱,目前國際原油價格與7年前相比已經出現了腰斬,然而國內成品油價格相反比7年前還高,出現了“背離現象”,報道引發網友熱議。
報道稱,北京時間3月20日(當地時間19日),紐約商交所主力合約價格跌破44美元。目前北京92號汽油最高限價為6.32元/升。2008年3月20日,紐約油價收于101.84美元/桶。目前的原油油價較7年前腰斬。而當時的北京93號汽油價格為5.34元/升。整整七年,國際油價跌宕起伏,國內成品油價格也從舊機制,在2013年3月轉變為十個工作日調整一次的新機制。
對此話題,中國石化21日在其官方微博做出回應,稱“今天,國際原油每桶43美元,歐盟每升約9.1元,中國每升6.3元。七年前,2008年的今天,因中國經濟形勢及各方壓力,壓縮國內成品油調價幅度,國際原油每桶147美元,歐盟每升約14.8元,而中國每升僅為6.3元。誰是'冤大頭',你懂得。”
背景:從去年11月28日到今年1月12日,短短的45天內成品油消費稅連漲3次,一塊錢的汽油里,稅已經占到了4毛5。
去年11月28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出通知,經國務院批準,調整成品油等部分產品消費稅。去年12月12日,中國國稅總局和國家財政部聯合發出通知,第二次上調成品油消費稅。1月13日,成品油消費稅單位稅額真迎來第三次提高。短短45天內,成品油消費稅就實現了“跨越”。
所謂成品油消費稅,是指消費者在消費汽油、柴油、石腦油、溶劑油、航空煤油、潤滑油、燃料油等7種成品油時繳納的消費稅。就比重看,按稅收年鑒數據,以2013年為例,國內消費稅8230億元,成品油消費稅占國內消費稅(不包括進口環節消費稅)的比重為33%。
【其實故事是這樣的……】“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故事是這樣的:今天,國際原油每桶43美元,歐盟每升約9.1元,中國每升6.3元。七年前,2008年的今天,因中國經濟形勢及各方壓力,壓縮國內成品油調價幅度,國際原油每桶147美元,歐盟每升約14.8元,而中國每升僅為6.3元。誰是“冤大頭”,你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