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華爾街見聞消息,另一場中東危機的嚴峻勢頭不亞于敘利亞戰爭、以色列和哈馬斯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區的火力沖突、以及ISIS與伊拉克政府軍的混戰——利比亞內戰。
利比亞正爆發自2011年反對派推翻前領導人卡扎菲之后最嚴重的內戰。利比亞政權在最近幾周迅速解體,位于該國首都的黎波里機場被破壞、原油存儲設施被大炮攻擊并引燃大火。機場附近的存儲設施是最主要的原油供應設施。利比亞武裝實力最強的兩派民兵組織已交火二十多天。
摩根士丹利分析報告表明,該國的石油產業面臨不確定性。
近年來,利比亞石油產量已經降到谷底。過去一個月的暴力事件嚴重威脅著這個國家的能源結構,并觸發了當前低產量仍將繼續下滑的預期。利比亞石油產業的未來充滿了不樂觀。
摩根士丹利報告還指出,自卡扎菲被驅逐以后,利比亞石油經濟出現了一波顯著反彈。2012年,利比亞向歐洲經濟與合作組織成員國出口的能源總量占比達10%。
然而,今年1—4月,利比亞原油供應在經合組織中的占比已大幅降至3%。這還是利比亞這輪內戰之前的水平。
摩根士丹利預計,利比亞今年的原油產量很可能達到日均50萬桶,同比降幅高達每日40萬桶。
相比之下,同樣處于戰爭陰影下的伊拉克,盡管極端組織ISIS威脅著南部油田密集區,但按照伊拉克石油部長Abdul Kareem Luaibi的數據,該國7月時的日均原油產量仍高達315萬桶。
盡管當前利比亞石油產業機構仍未受實質性損害,但該報告仍指出該國七條主要的石油輸出設備面臨潛在的威脅,對石油產業構成安全隱患的源頭仍在利比亞不受政府控制的沙漠腹地。
不過,利比亞內亂不太可能對全球油價產生影響。報告還強調,一旦利比亞原油供應中斷,沙特阿拉伯等國的原油出口增加應當可以輕易對此起到很好的緩沖。
與此同時,世界銀行數據顯示,去年的原油出口緩慢下滑導致該國GDP增速下跌10%。動蕩的局勢勢必會阻擋任何對該國石油產業的投資。摩根士丹利報告表示,目前,在利比亞石油產業投資最多的三家跨國能源巨頭都面臨原油產量大幅下滑的風險,并將影響其每股收益。
總體來看,利比亞國家經濟賴以生存的支柱正在混戰中漸漸倒下。假如利比亞陷入國家破產或者軍國主義狀態,那么事情可能會變得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