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中國石油(7.96, 0.00, 0.00%)化工集團公司(下稱“中石化”)下屬南京化學工業有限公司(下稱“南化公司”)因廢水超標排放、水污染物偷排、廢氣超標排放、堆場粉塵污染等環境違法行為被立案查處,南京市環保局準備罰款101萬元。
6月上旬,中石化安慶分公司因向大氣排放污染物超標被罰9萬元。
6月下旬,三家中石化下屬公司在廣東省環保信用評級中被亮黃牌。
7月下旬,中石化動真格了—大手筆“砸”出228.7億元人民幣,擬在2013—2015年實施803個環保綜合整治項目,稱之“碧水藍天”計劃,成為迄今為止中國企業中一次性投入最密集、涉及范圍最大的環保行動。
“中石化是污染物總量大戶,但并不是‘污染大戶’。”中石化能源管理與環境保護部主任耿承輝接受記者專訪時更正道,“按照生產產值算我們是國內第一,消耗的能源和資源量也非常大,理論上產生的污染物很多,但這些污染物都不是無處置地排放,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大部分實現了達標排放。”
此外,耿承輝介紹,228.7億元主要將投在三個方面:首先,在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和達標排放中,投資約108億元、實施330個項目,重點采取一些減排措施,如鍋爐的脫硫脫硝以及污水處理的提標改造等,要加大污水排放口和煙氣排放口污染物的自動監測。其次,改善作業場所和周邊環境中投資近70 億元、實施234個項目,包括油氣回收、異味治理、無組織排放源揮發性有機物檢測與控制、噪聲治理等。第三,治理環境隱患中投資近51億元、涉及239個項目,主要包括環境風險防控、地下水污染防控、廢渣處理、生態保護劑固廢處置中心建設等—南化公司淘汰落后產能、根治環境隱患的項目就包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