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國際油價大幅上漲,其中紐約油價漲幅近10%,布倫特油價漲幅逾7%。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原油庫存下滑、埃及局勢動蕩再加上投機基金炒作,是推動油價上漲的主要原因。
由于當日美股高位回落,加上美聯儲官員建議盡快開始削減資產購買計劃,7月16日國際油價漲跌不一。截至當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8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0.32美元,收于每桶106美元,跌幅為0.32%。8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31美元,收于每桶109.4美元,漲幅為0.28%。
當地時間7月17日,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將在美國國會就貨幣政策發表證詞,市場希望從中看到更多關于量化寬松(QE)退出政策的線索。美國堪薩斯城聯邦儲備銀行總裁埃絲特·喬治7月16日表示,鑒于美國經濟持續復蘇,美聯儲應盡快開始削減資產購買計劃,并在明年上半年結束QE3。
美國能源情報署7月17日將發布美國商業原油庫存數據,市場預期上周美國原油庫存或將連續第三周下滑。此外,美元匯率下跌,也支撐油價上行。
美國經濟數據方面,受能源價格上升帶動,6月份美國消費價格指數比前一個月上升0.5%,為連續第二個月上漲。美聯儲7月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包括工廠、礦業和公共事業企業產出在內的美國工業生產6月份環比增長0.3%。
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董丹丹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原油等大宗商品期貨的漲跌與市場情緒轉變有關。
除去政策面對油價的影響外,時值夏季,正是用油高峰季節,在旺季需求支撐下,目前原油市場的基本面較為良好。
國際能源署(IEA)發表月度報告稱,今年北海油田的夏季維護工作沉重,由此造成的減產規模將明顯高于過去6年的平均水平。北海原油在8月底前的卸載量降至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凸顯了北海地區的供應緊張格局。
美國商品期貨管理委員會上周五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12日的一周,非商業投資者在紐約商品交易所持有的原油期貨合同多頭增加,空頭減少,凈多持倉從28萬手增加到30.5萬手,凈多持倉再創歷史新高。
利好因素還有煉廠開工率回升、中東產油國紛紛提升8月份的官方售價等。董丹丹指出,原油將維持強勢,只是價格短期可能會震蕩整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