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巖氣已成為目前能源行業內最為熱門的話題。美國是近年來頁巖氣產業發展最為成功的國家,依靠一場被稱為“頁巖氣革命”的巨變,極大提升了國內的能源供給,降低了油氣的對外依存度,為未來實現“能源獨立”提供了堅實基礎。
正因為美國的成功,世界很多國家紛紛想復制這一奇跡。但很多人都觀察到,美國頁巖氣的成功有其自身的原因,包括資源稟賦、技術突破、市場條件、商業模式以及政策支持等各方面,而其他各國由于頁巖氣賦存條件、制度環境以及技術水平的差異,這一成功過程很難簡單復制。
以中國為例,盡管已經做了長期準備,但是由于資源狀況、基礎設施、技術水平、市場機制、政策條件等方面的約束和限制,頁巖氣產業發展至今未取得實質性進展,距離規;⑸虡I化開采目標尚遠,依然面臨諸多困難。
目前,一些敏感的分析師和市場人士也注意到,美國的頁巖氣產業發展出現了一些新情況。由于需要不斷鉆探新井以保持產量,這一產業需要大量投資,除馬塞拉等個別氣田外,美國幾大氣田產量一直下降,加上之前對產量的估計過于樂觀,而找到“甜點”的機會大不如前,為維持產量而投入的大量成本在目前的氣價下很難獲得回報。由于氣價走低,美國很多氣田要依靠同時生產的液態烴才能提高經濟性,氣價低也使得外輸管網和儲氣罐建設變得不經濟,導致油氣生產商將多余的頁巖氣放空燒掉,這已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費。盡管很多人產生了對頁巖氣投資后勁和與發展可持續性的擔憂,但目前來看仍然不斷有投資進入,原因在于:美國頁巖氣的租賃條款要求生產商盡快進行開采,否則將失去租賃權;雖然目前氣價不能保本,但生產商仍被迫開采不止。一部分生產商在獲得銀行投資的同時簽訂了長期的產量分成合同,為避免違約,即便是處于虧損狀態也要繼續開采。面對這一違背經濟規律的現象,有人提出了“頁巖氣陰謀論”,認為美國到處兜售頁巖氣,是企圖吸引資金進入頁巖氣行業,以幫助自己解套。
凱恩斯曾經說,那些厭惡理論或者聲稱沒有理論更好的經濟學家,不過是處在較為陳舊的理論的指導之下。對于“陰謀論”者來說,這樣的道理同樣適用。“陰謀論”這種思維模式認為,任何事件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故意的,所有機會都是別人制造的。當費盡心機地琢磨他人的動機、尋找“陰謀”的證據時,自我發展的機會就在不知不覺中流失了。
美國大力發展頁巖氣的首要目的是滿足自身戰略需要。目前美國頁巖氣產量已占天然氣總產量的近三成,近10年來年均增速超過25%,并在2009 年重超俄羅斯,再次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氣國。據EIA預測,未來美國頁巖氣產量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2020年達到2500億立方米。根據PFC 能源咨詢公司的預測,由于全球對天然氣需求的增長,天然氣價格將進入上升軌道。這將進一步刺激頁巖氣的開發和產量增長,美國加大出口LNG,其中亞太地區將是重點需求地區。
頁巖氣上的技術突破,包括水平鉆井和水力壓裂法的使用,也延伸到了頁巖油上。美國原油產量正以歷史最快速度上升,2013年原油產量可能升至 20年來最高水平。國際能源署(IEA)預計,隨著頁巖油氣產量大幅增長,2015年之后美國將超越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
美國政府將擴大本土油氣資源開發作為確保未來能源安全的首要戰略。正是在美國多年來一直追求“能源獨立”戰略和奧巴馬的“全面能源”政策下,頁巖氣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而且正在對全球油氣市場、經濟再平衡、能源行業發展和地緣政治格局產生深遠影響。這不是陰謀,而是陽謀。在真正的實力面前,一些小打小鬧的陰謀基本上派不上用場。
正是由于中國油氣供需矛盾突出、油氣市場規模大、頁巖氣資源豐富,因此被認為是除北美之外最有可能大規模發展頁巖氣產業的國家。從能源戰略的角度,頁巖氣開發是大勢所趨。去年底,國土資源部進行的第二輪頁巖氣探礦權招投標,國家能源局也頒布下發了《頁巖氣發展規劃(2011-2015年)》,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對頁巖氣發展前景估計可能過于樂觀,如果不能科學決策、有序推進,不但不能解決存在的各種困難,還可能造成更多的問題。
我們必須認識到,頁巖氣革命之所以在美國發生不是偶然的,也是醞釀了多年之后才成功。歷史學家湯因比把學習分為“器物-制度-文化”三個層面,中國需要更多學習借鑒的不在技術等器物層面,而是制度層面的建設,特別是市場機制的完善、礦權的清晰和政策法規的規范,從而激發創新的活力和競爭開發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