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家電節能補貼政策出臺,把節能環保熱水器納入補貼范疇,補貼額度最高。
5月10日,工信部正式對外發布《關于促進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15年,培育3家年產銷量在250萬臺以上的龍頭企業。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我國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尚處于粗放型增長模式,集中度較低,指導意見若出臺,能夠有效規范整個行業,龍頭企業的優勢將更加明顯。
【政策】太陽能熱水器行業集中度有望提高
長期以來,我國太陽能熱水器行業集中度較低,出現了部分中小企業難以保證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等問題。因此,《意見》提出,到2015年,培育3 家年產銷量在250萬臺以上的龍頭企業,太陽能熱水器在整個熱水器行業中所占比重超過40%,能效等級二級以上的產品市場占有率達到50%。
意見同時表示,太陽能整機產品未來有望納入國家“CCC”認證管理目錄。一定程度上促進太陽能熱水器及太陽能熱水系統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意見稿還提出,對于醫院、學校、飯店、游泳池、公共浴室等熱水消耗大戶采用太陽能集中熱水系統,給予一定的補貼,并推動技術創新與技術改造。
“節能補貼政策肯定會延續,目前補貼方式和方法還在研究中。”業內人士表示。
此次意見稿的正式發布對行業來講可謂“久旱逢甘霖”。中怡康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全年太陽能熱水器市場零售量同比下降32.26%,零售額同比下降30.17%,而業內企業去年業績增幅與往年相比也在大幅下滑。
【現狀】湖南市場占有率僅一成
“我家現在是用燃氣熱水器,2008、2009年用過太陽能熱水器,到冬天反而更耗電,還經常漏水維修。”5月13日,家住湖南農大的李晗楓說。
其實,像她一樣從太陽能熱水器轉投其他熱水器的消費者還不少。婁底妹子唐嫣表示,家里老房子用的就是太陽能熱水器,夏天最高溫度達到過90度,冬天又20度不到,“夏天經常被燙到,到冬天就要等水燒熱,很不方便,搬新房后改用空氣能熱水器了。”她說。
消費者不捧場,太陽能熱水器在湖南處境尷尬。“去年調研顯示,湖南太陽能熱水器消費市場不到10%。”中國太陽能行業資深專家陳講運說。
5月13日,記者走訪各大家電賣場發現,太陽能熱水器占比很小,在國美電器和府店,15個熱水器品牌,僅4家有太陽能熱水器出售;在蘇寧五一廣場超級店,有13個熱水器品牌,卻沒有太陽能熱水器出售。
“目前,太陽能基本上走的是自建專賣店形式,在農村發展,很多品牌都沒進入賣場,入場費貴。”湖南國美相關負責人說。
“不少中小企業偷工減料,導致價格混戰;湖南自然條件的限制,如光照、水質問題等;服務不到位,太陽能熱水器的銷售和售后都是由經銷商完成,產品賺不到錢,還經常性要負責維修,不少經銷商直接撂挑子;銷量不行,也致使企業宣傳力度不夠。”對于太陽能熱水器湖南發展瓶頸,業內資深人士說。
銷售低迷并未減退眾多中小企業投身太陽能熱水器的熱情。“在國內,工商登記在冊的企業就有約3000家,市場份額分散。湖南有約500家熱水器、配套生產、銷售公司,多為中小企業,廣而小的系統結構,制約了太陽能熱水器的產品升級、結構優化。”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
那么,湖南有沒有發展太陽能熱水器的有利條件呢?
“其實,湖南發展太陽能的資源比南方一些城市都要好,普通家庭都可以用太陽能熱水器,使用太陽能家電1平方米每年最高可節煤150公斤,節電60度。”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秘書長霍志成說。
【行業】有效規范行業發展
目前我國已涌現出日出東方、皇明、力諾瑞特等知名太陽能熱水器企業。但國內太陽能熱水器年銷量超250萬臺的企業還沒有。“公司去年太陽能熱水器的產銷量在200萬臺以上,居于行業領先位置,公司有信心在今年完成300萬臺的產銷指標。”日出東方董秘劉偉介紹。
去年,皇明太陽能董事長黃鳴多次揭露行業內部“潛規則”,包括太陽能行業涉及產品、質量、安全、壽命的標準不多,給許多企業留下較大“作弊空間”;很多企業產品質量不過關、騙補行為等。
陳講運表示,目前,太陽能行業競爭激烈,甚至惡性競爭,價格戰激烈,對太陽能研發、專利的重視程度不夠,“目前行業協會制定了40個標準,不過監督、執行并不到位。意見的出臺,無疑是國家支持行業的發展,用一部分龍頭企業帶頭規范整個行業,讓整個行業能夠向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在政府的推動下,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整合速度一定會加快。數千家太陽能企業要么抱團,要么死。”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秘書長霍志成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