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趨勢上看,國家石油公司走強,跨國石油公司走弱是個不爭的事實。變則通,通則不亡,跨國石油公司的未來在哪里?
5月17日,《歐洲貨幣拉美投資》雜志的一位總監來訪,談完正事后送他去電梯口,路上他突然問我:“陳先生,你認為BP會被并購吃掉嗎?”我感覺到有點突然,就BP目前的規模,即使該事故使它損失100億美元,也不至于造成它現金短缺,被迫出賣啊。況且目前不同的機構對事故損失的評估約在50億美元左右。此前幾天,國內一家媒體的記者也談到BP,他問我:“此次事故是否是因為BP高管層改變了管理模式,由分權模式轉變成更集權的模式造成的?是否與跨國石油公司(IOC)總體走弱的大趨勢有關? ”
就我對行業的了解和目前看到的材料,我對本次BP原油泄露事故有如下判斷:1.事故是偶然的,與BP管理層管理風格的轉變無關,亦與IOC的長期走弱的大趨勢無關。2.超深水石油的勘探開發對全球石油工業而言仍是個新領域,深海地平線號的沉沒對石油工業來說是個悲劇,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此事故將使人類對超深水勘探開發的知識積累到一個新的高度。可以預期,一系列的深水鉆井的安全操作標準將會陸續出臺,深水勘探開發技術將進入新的臺階,這次事故所支付的成本也許是人類向深水進軍中必須要支付的,可能早晚都會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內容、在不同的國家地區發生,學習和進步是需要成本的。從歷史上看,沒有哪一項重大的技術進步未付出過血的代價。航天、核電、潛艇等等。上天、下海、入地是人類長久的夢想,實現起來一項比一項艱難,深海石油事業是上天(衛星定位通訊)、下海、入地的夢想的綜合實現,是極偉大又極艱難的事情。我們不但不應該去責難BP和越洋公司,更不應該有幸災樂禍的心態。我們應該密切關注,由彼及此,以學習的心態來審視自己的項目,以受益者的心態鼓勵BP及有關公司戰勝挑戰,減少損失。3.此事故的影響將是深遠的,新的深水鉆井操作安全標準必將會提高,深水石油項目的成本亦會提高。全球經濟仍未走出衰退,頁巖氣革命給石油工業造成的沖擊,深水項目成本增加等因素都很可能會使一些深水石油項目的投資進一步放緩或延長,當前的深水石油周期很可能會壓扁、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