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天津百萬噸乙烯千萬噸煉油項目11日正式投入商業運行。這座歷經十載不懈追求、承載了幾代天津石化人騰飛夢想的世界級現代石化城屹立濱海新區,成為我國渤海灣上一顆璀璨明珠。
5月11日上午,天津百萬噸乙烯千萬噸煉油項目建成投產總結表彰大會暨商業運行慶典儀式在天津濱海新區舉行。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陳錦華、十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盛華仁分別發來賀信。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天津市市長黃興國,天津市委副書記、濱海新區區委書記何立峰,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總經理、股份公司董事長蘇樹林,沙特基礎工業公司董事長阿爾·薩烏德親王,沙特駐華大使阿爾·載德出席儀式。中國石化股份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王天普宣讀表彰決定。天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楊棟梁主持。
天津百萬噸乙烯千萬噸煉油項目是國家和中國石化“
十一五”重點建設工程,也是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標志性工程和天津建設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的龍頭項目。項目主體建設投資268億元,加上配套工程,達到340億元。主要包括100萬噸乙烯、1000萬噸煉油、熱電工程和區外工程四大部分,共205個工程主項,總占地面積 297公頃 。其核心工程——100萬噸乙烯工程由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與沙特基礎工業公司雙方按股比50:50合建經營,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百萬噸乙烯單套裝置。
李榮融在致辭中說,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的成立和順利進入商業運行,標志著中國石化產業在對外開放、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上又取得重要的新的重大突破,是中國和沙特兩國戰略性友好合作關系不斷發展的成果。希望中國石化在穩定國內石化產品市場的同時,不斷突出主業,調整優化布局結構;不斷強化技術創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加強職工隊伍建設,提高隊伍素質,著力打造一支愛崗敬業、技術精湛、作風過硬的高素質、高層次、現代化的職工隊伍,為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黃興國表示,百萬噸乙烯、千萬噸煉油項目是天津濱海新區建設的重大工程,也是天津加快建設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的龍頭項目。希望項目投入商業運行后,進一步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科學調度,周密安排,優化資源配置,保證產品質量,積極開拓市場,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天津市各部門、各單位將一如既往為企業搞好生產經營提供優質服務。
蘇樹林在致辭中表示,天津百萬噸乙烯、千萬噸煉油項目是中國石化按照區域化、大型化、一體化、專業化、國際化的要求建設的示范工程。項目建設以來,參建各方團結協作,奮力拼搏,實現了建成“效益工程、優質工程、安全工程、綠色工程、陽光工程”的目標。該項目投入商業運行,標志著中國石化與天津市、沙特基礎工業公司的精誠合作結出了豐碩成果,譜寫了中沙合作的新篇章,對中國石化發展國際化經營、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對加快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促進天津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阿爾·薩烏德說,這一項目將提高沙特基礎工業公司的競爭能力,為雙方未來的合作開辟道路。除工業領域外,希望將合作擴展到科研、技術創新、工程、項目執行等其它領域。
據介紹,該項目將天津石化煉油一次加工能力從550萬噸/年擴大至1550萬噸/年,乙烯生產能力從20萬噸/年擴大至120萬噸/年,成為全國最大的乙烯生產企業和華北地區最大的煉油加工基地,每年可為社會提供高質量
成品油587萬噸、乙烯等化工基礎原料320萬噸、高端合成樹脂和化纖150萬噸、液化氣等其它產品75萬噸。
從 2007年9月28日 土建施工到2010年元月16日建成投產,百萬噸乙烯裝置僅用了27個月零19天,創造了國內外同類裝置建設速度最快的記錄和大型煉化裝置在北方地區冬季開車成功的新紀錄;乙烯裝置從投料到生產出合格產品僅用了12小時56分鐘,煉油打通全流程僅用了117.5小時,均創國內開車成功時間最短新紀錄。
天津石化高度重視環境友好和可持續發展,項目環保總投入超過20億元。作為全國首個以海水淡化解決工業用水的項目,實現了年耗新水量為零。該項目在全國同類裝置中國產化率最高,其中我國首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乙烯裂解氣
壓縮機投入運轉,填補了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的空白。
天津石化總經理許紅星代表受表彰單位和個人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