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深水盆地油氣成藏與勘探學術研討會召開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0-05-10 來源:中國海洋石油報 關注度:0]
摘要: 4月26至28日,由中國石油學會海洋石油分會主辦、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承辦的中國南海深水盆地油氣成藏與勘探學術研討會在海口召開。總公司副總經理、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守為到會并致辭,總公司總地質師朱偉林主持會議,包括總公司副總工程師曾恒一院士等...
4月26至28日,由中國
石油學會海洋石油分會主辦、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承辦的中國南海深水盆地油氣成藏與勘探學術研討會在海口召開。總公司副總經理、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守為到會并致辭,總公司總地質師朱偉林主持會議,包括總公司副總工程師曾恒一院士等多名兩院院士以及200多名長期從事深水勘探和相關研究的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自荔灣3-1獲得重大天然氣突破以來,南海北部深水區相繼獲得流花34-2和流花29-1兩個油氣發現,并有望成為中國海域
油氣勘探的重要戰略接替區。然而,南海地區極其復雜的區域構造演化和獨特的深水區石油地質特征決定了深水勘探還面臨著一系列地質和
地球物理難題以及亟待突破的技術瓶頸,深水勘探任重道遠。
本次會議也是國內首次針對南海深水油氣勘探方面議題的專題研討會,因此吸引了國內幾乎所有參與深水勘探和相關研究的專家和學者。會議共征集了85個學術報告和103篇論文,設立了“深水盆地成因機制、演化及生烴”、“深水區沉積與
儲層”、“深水區地球物理勘探技術和應用”以及“國內外深水盆地成藏研究”共 4個分會場。
本次會議不僅加強了學術界和企業界的溝通,還促進了本領域學術研究和勘探成果的交流,并對南海深水盆地油氣成藏規律和勘探關鍵技術等方面的問題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充分體現了深水勘探引導科技創新、科技創新指導深水勘探的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