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目前石化產業調整規劃,我們在建的項目很多都有了,我的材料里有的我就不說了。
另一方面,我特別強調的,我們煉油化工設備行業的企業,大家必須清醒地看到,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從全球來看,我們煉油、化工的產能已經嚴重過剩,并且產能正在向亞太地區特別是中國轉移,全球來看,煉油化工的產能已經過剩了,所以我們的用戶特別是像石化、
中石油、
中海油,我們去年就面臨著這個問題,還有化肥也是這樣。2010年我們國家將繼續加速
煤層氣產業的產業化發展,國家能源局啟動了煤層氣、瓦斯方面的開發利用
十二五規劃,目前已經完成了6個調研課題初稿,怎么把煤層氣壞事變好事,又能利用,過去19個省的產煤省,抽采目標有58萬億立方米,利用目標18億立方米,所以我們這方面潛力還很大。
以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確定的工程為依托,以千萬噸級煉油、百萬噸乙烯,對PTA大化肥、大型煤化工和天然氣輸送液化儲運等成套設備,大型離心
壓縮機組、大型容積式壓縮機組、關鍵泵閥、反應熱交換器、擠壓造粒機,全面推進我國石化裝備的自主化,
中石化也是很支持的,像沈陽鼓風機廠,中石化投資了30%。中石化沒有自己很強的裝備制造力量,所以它在有些裝備制造業投資,占有自己的一定股份,這也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為了貫徹國務院關于做強做大裝備制造業的戰略部署,提高自主創新的水平,滿足國民經濟和國家重點建設工程對裝備的需要,今年幾個部委聯合發布了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創新的制造目錄,這里跟
石油石化行業有是有關系的。所以這方面,希望大家都要很好地探索,結合自己企業的特點,調整產品結構。
另外,從目前我們國家的油田和石化企業生產的先進裝備,部分是從國外進口的,有些項目很少有我們的國產設備,當然這里有一部分利用外資,很多項目因為有外資,所以必然會帶動設備的進口,另一方面,特別是下游設備,應該看到我們和國外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特別是這些石化產業,一個球閥損壞,整個一套流程生產線,可能幾百萬、幾千萬的損失,所以為什么有的時候要進口呢,要用可靠性高的產品,所以裝備制造業一定站在用戶角度考慮,國家正在考慮拿一部分風險基金,對用戶有風險,用了你的閥門以后,我有風險,對于制造廠第一次做也有風險,所以國家準備要搞風險基金來支持,我們怎么充分利用這些政策,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提高我們裝備的科技含量。所以在我們國家去年的投資拉動之下,我們現在整個油氣產業發展、裝備的發展,都提供了市場需求。再加上我們國家鼓勵企業走出去戰略帶動下,通過走出去,我們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通過工程把我們的裝備帶出去,這方面也帶來了很多的市場機遇。從2010年,全行業仍然處于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發展趨勢要好于09年,全行業,我們分析,繼續會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幅度,可能增長幅度比去年略高一點,這是我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整個裝備制造業的各個協會在一塊分析,包括工信部、發改委一些專家在一起開會的時候,我們是這樣分析的。從這個角度,我們要看到這一點。
第三方面,近期行業發展的重點和展望。
第一,我們怎么以科學發展觀來統籌行業可持續發展,以發展低碳經濟、以節能減排降耗為重點,大力加強技術改造,運用信息技術提升傳統產業,提高行業生產的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從根本上來提高行業的發展質量、水平和效益。固定資產投資和技術改造專項,都要以淘汰落后、壓縮過剩產能為導向,現在低水平的不合理重復建設太嚴重,大家都上,各個油田企業都上抽油機、抽油泵、抽油桿,鉆機也是,全國加在一起,鉆機生產的廠家已經有幾十家了,做幾臺也是做,真正形成批量的50臺以上的沒有幾家,產業的集中度不夠。要注重技術含量、人力資源、經營管理這方面的軟實力的提高,同時要以國家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目錄為指導,我們在網上已經發了,希望大家能夠看一下,加快推進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落后的技術、裝備和工藝流程。構建節本增效、保護環境的綠色生產制造模式。以發展制造零配件為突破口,跟蹤國際先進技術發展的趨勢,注重與國際標準的接軌,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修訂工作,促進自主創新產品進入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