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二批石油戰略儲備工程陸續開工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0-03-29 來源:經濟參考報 關注度:0]
摘要: 隨著第二批原油戰略儲備基地的陸續開工,中國石油12.89,0.12,0.94%戰略儲備計劃進入了如火如荼的建設階段。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和進口國,而目前高達51.29%的對外依存度讓石油戰略儲備成為保障中國能源安全極為關鍵的重要舉...
目前,第二批戰略儲備基地已經陸續開工建設,規劃庫容為2680萬立方米,約合1.69億桶。
迅速增長的能源需求使得中國2009年的石油進口實現了快速攀升。易貿咨詢副總裁信耀遠認為,2009年國內主營煉廠加工積極性高漲,同時國內原油產量增長后勁不足,是原油進口依存度創新高的主要原因。
此外,受自2009年開始執行的820元/噸的高額消費稅壓制,國內主營煉廠壓減燃料油出率、增產瀝青或者減少燃料油出廠。因此,盡管2009年燃料油消費量總體萎縮,但由于山東地方煉廠仍然是燃料油進口的主力軍,進口依存度卻出現反彈。
按照國際能源機構的標準,石油供應終端量達到需求量的7%就是能源安全的警戒線。這意味著,一旦國際
油價大幅波動或者石油出口國發生戰亂停止供應,中國的
石油儲備系統能否承擔起重任將受到考驗。
息旺能源預測,未來5年中國原油年加工量有望超過5億噸,年均增幅至少在6%以上。不斷增長的加工量會進一步刺激中國的原油進口,而高企的國際
原油價格將不斷給中國市場帶來沖擊。
林伯強認為,
石油安全須有長遠戰略,才能形成完善的保障體系。他建議,應該對商業儲備有一定的約束,即規定義務儲備。從日本快速地在幾年內提高石油戰略儲備量的成功經驗上看,增加民間儲備等多元儲備模式,通過對企業的有效激勵可以對政府儲備形成必要的補充。
林伯強還建議,加快石油儲備立法,通過法律明確石油儲備的模式,儲備規模和儲備品種等,使石油儲備建設的全過程有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