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新的特征是什么呢?剛才講到了,石油有心材轉向煤炭,以煤炭轉向石油,現在這一輪轉型最基本的特點是什么呢?我覺得從傳統(tǒng)的高碳能源轉向了低碳,什么原因呢?就是消費高碳能源增長太快了,主要是中國、印度這些發(fā)展中國家猛的燒,猛的用,人們開始發(fā)現環(huán)境的承載能力接近直。我寫過文章把1月份叫做我們北方的霧霾月,一個月大概31天,26天的霧霾,五次高峰。最高的高峰讀表超過1000,這是在北京。所以人們發(fā)現了高碳能源消費增長很快,人們的環(huán)境承載接近極限。世界上有過三次非常有名的環(huán)境事故,一次是1952年,12月份5日那個星期,英國倫敦說看不見路,你看很多照片,警察要點的火把讓車看到自己的臉,那個星期倫敦死了四千人。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對中國這個霧霾的形成,還有解決辦法做了十幾年的研究,我們要申請奧運會,2001年開始做,我最近聽到他一個報告。從濃度來講,就是空氣里面顆粒濃度來說,當時倫敦是一立方米四毫克,我們北方濃度最高那天粉塵濃度,就是顆粒濃度是多少呢?一立方米2毫克,比倫敦那時候還差了一半,但是倫敦從那時候開始進口LNG,開始轉氣,所以現在倫敦和整個英國和歐洲煤炭比重15%以下,現在中國是多少呢?71%。
由于北京奧運我算了一下,現在北京的能源結構是全國最好的,我們隔壁的天津比較幾個數字告訴你們。去年北京市一共消費了2300萬噸煤,天津市去年消費了多少呢?7000萬噸煤,我們周邊的河北消費了多少呢?2.7億噸,我們的河南4億噸,山東4億噸。科學院的研究,就是大氣所的北京的霧霾90%是人為的,三分之一是本地的,三分之一是飄來的,外面進來的,還有三分之一是不知道的,我想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想告訴吧。這個能源結構,快速增長使我們的承載能力接近極限,霧霾我就看做是我們的發(fā)展方式,我們的發(fā)展結構,我們的能源結構,霧霾就是人身體發(fā)病了,表征就是霧霾,反應了我們深層次的東西都有毛病了。剛才講倫敦是第一次重大的環(huán)境事故。第二次就是洛杉磯的光霧。第三次是什么呢?日本的水霧中毒,大概現在有學者把我們北京這個霧霾,我們140萬平方公里的霧霾月作為人類第四次重大環(huán)境事故,而這些都和我們的能源消費,能源結構有關,真的進入了極限,我們不得不轉。
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資訊不對稱的障礙,或者你有資訊,我沒有資訊,或者你比我權威說話更有力量。由于信息時代使這個障礙或者這個所謂不對等,不平等迅速消減,這也是我們對霧霾,對我們的環(huán)境特別敏感的原因,很重要的原因。最近上海撈了一萬多頭死豬,如果不是信息社會也許我們多少時候才能了解呀。
全球化,我們的交通,我們的信息,我們的旅行,我們人流、現金流,物流全球化使地球村變小,地球村變小最重要一個途徑是什么呢?就是文明間沖突加劇,本來穆斯林就穆斯林了,他做他的齋月不吃豬肉,現在好象不允許,你在他身邊馬上就知道了,這個文明沖突在加劇,好象人們的空間一下子被縮小了,我非常反對的東西,非常厭惡的東西你那邊卻是認為是最好最高興的東西。國家之間不同人群間的相互依賴又是前所未有的。其實我發(fā)展我的,我現在燒我的煤,我燒我的稻草,現在北方農民不是燒秸稈嗎,跟世界衛(wèi)生組織有什么關系,跟你多哈談判,跟你京都談判怎么回事,其實都相關,所以這個距離很小,能源結構你不轉也得轉,這是能源轉型感受到了極限,感受到了沖擊,而且這個沖擊由于媒體的發(fā)達被大大的放大了。我們感覺到更大的危險,所以這個能源的改革進入了一個很重要的轉型環(huán)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