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k48q0"><dfn id="k48q0"></dfn></ul>
<tfoot id="k48q0"><delect id="k48q0"></delect></tfoot>
<strike id="k48q0"></strike><del id="k48q0"><tfoot id="k48q0"></tfoot></del>
  • <ul id="k48q0"></ul>
  • 49.8%:石油進口量對外依存警世鐘

    [加入收藏][字號: ] [時間:2009-03-21  來源:《中國石油石化》  關注度:0]
    摘要:  在全球性金融危機影響下,2008年我國的石油進口量呈現出“先熱后冷”的特點。除此之外,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逼近50%,進口成本大幅攀升則為國內能源安全敲響了警鐘。   國家發改委2009年2月下旬發布的報告稱:“2008年中國石油產...

      在全球性金融危機影響下,2008年我國的石油進口量呈現出“先熱后冷”的特點。除此之外,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逼近50%,進口成本大幅攀升則為國內能源安全敲響了警鐘。

      國家發改委2009年2月下旬發布的報告稱:“2008年中國石油產品進口大幅增長,國內石油消費對外依存度達到49.8%,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

      據中國海關統計,2008年我國進口原油1.79億噸(178890370.07噸),同比增加9.6%;累計用匯1292億美元(12923680.35萬美元),同比增加62.2%;平均單價722.4美元/噸,同比上漲47.9%。2008年全年我國進口成品油3885萬噸,同比增長14.94%;累計用匯302.1億美元;平均單價777.56美元/噸,同比上漲60.8%。

      與此同時,2008年全年我國累計出口原油373.6萬噸(3735630.61噸),同比減少2.4%;累計獲匯27.7億美元(277072.97萬美元),同比增加67.5%;平均單價741.7美元/噸,同比上漲71.7%。2008年全年我國出口成品油1703.8萬噸,同比增加9.9%;累計獲匯136.7億美元,同比增加49.4%;平均單價802.3美元/噸,同比上漲36%。

      近年來,我國石油消費年平均增長率高達6.8%。面對不斷增長的需求,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攀升,所面臨的石油風險也越來越大。

      進口量先熱后冷

      2008年國內石油需求仍保持較快增長,石油表觀消費量達38965萬噸,比2007年增加2395萬噸,增長6.5%,增幅較2007年上漲1.7%。

      這一年,國內原油產量增速雖然比上一年略有提高,從1.6%上升到2.5%,但仍難以滿足消費需求的增長,而石油進口是石油消費高速增長的主要支撐因素。

      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原副總工程師朱和表示:“在全球性金融危機影響下,我國的石油消費對外依存度依然緊逼50%,這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這意味著,中國的石油消費有一半甚至更多將依靠進口,并且這個依存度還將繼續攀升。一旦中國經濟命脈系在國際石油供應上,中國油氣資源供應前景將不容樂觀。”

      盡管遭遇冰雪、地震災害,但2008年上半年我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快速發展,汽車銷量維持兩位數增長,災后重建使交通運輸、電力和農業用油大幅度增加,車用燃料油需求異常強勁。2008年1~6月石油表觀消費量比2007年同期增長7.1%。進入2008年第四季度,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內成品油消費比上年同期下降3.6%。上述特點,直接影響我國石油進口量呈現出“先熱后冷”的特點。

      專家表示,除了消費猛增外,還有一個因素促成上述石油進口特點的產生:上半年國際油價高漲,石油公司因國內原油成品油價格倒掛,煉油經營虧損,不愿再過多生產,中小企業在巨大的成本壓力下,被迫減產、停產,使市場供應形勢相當緊張。

      據悉,國內成品油產量1~6月汽煤柴油產量同比增長3.2%、4.5%和8.6%,遠遠低于消費增幅,致使成品油市場大部分處于嚴重供應緊張的狀態。

      在此背景下,我國不得不加大石油進口量以滿足國內供應。2008年1~8月,我國石油凈進口原油就達到1.18億噸,而2008年全年進口原油才1.79億噸。

      專家認為,國內經濟運行速度減緩,對石油消費量產生抑制作用。這種供需結構的變化不僅導致石油價格運行方向的改變,而且給石油的進出口帶來直接影響。總體來看,2008年中國石油進口繼續保持增長勢頭,但增速開始放緩;主要受需求的影響,全年的進口量出現劇烈波動。

      此外,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童莉霞認為,成品油進口量增速加快是2008年石油進口的另一個顯著特征。

      2006~2007年中國成品油進口量年均增長3.4%,2008年驟然升至13.1%,其中1~11月汽油進口量比上年同期增長8.5倍,柴油進口量比上年同期增長6.7倍,創下十多年來最高紀錄。

      童莉霞分析,降低進口關稅、給予直接補貼、對進口汽柴油增值稅實行先征后返等政策的出臺對鼓勵企業進口汽柴油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另外,奧運會之前,政府對國有石油公司提出增加庫存保證供應的要求,和2008年6月下旬我國大幅度提高成品油價格,也對當時的汽柴油進口增長起到提振作用。

      進口成本高企

      2008年盡管國際油價大起大落,但全年平均價格仍比2007年每桶高出25美元,增長35%以上,明顯高于2007年的漲幅。

      2008年我國原油進口平均價格高達723美元/噸,漲幅高達47.7%。2008年我國全年原油進口額超過1200億美元;成品油進口額接近300億美元。其中,進口原油平均每噸到岸價由2007年的476美元/噸升至753美元/噸;汽油進口到岸價由2007年的735美元/噸升至1142美元/噸。

      專家認為,國際油價的急劇暴漲暴跌,我國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成品油市場體制以及石油儲備體系的不完善,直接導致我國石油進口成本大幅度提高。

      從2008年成品油月度進口量看,可以發現類似的趨勢。在原油價格高企的5月和7月,我國的進口量相當大。5月份,我國原油凈進口1605萬噸,而當月成為我國成品油進口量最高的月份,高達470萬噸。8~11月我國成品油價格大跌期間,進口量不增反降,11月進口成品油數量全年最低,不到200萬噸。在油價較低的11、12月份,原油凈進口量僅有1300多萬噸,并未出現人們期待價格大跌、進口量飆升的局面。

      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盡管包括國內石油供需形勢變化和奧運保供因素,但主要影響因素還是前期進口較多、成品油消費疲軟、國內成品油儲備能力弱等,同時也有石油經銷商投機商囤油、惜售給市場帶來的沖擊。

      “實際上,這種高價進口現象不僅反映出國內石油企業應對油價風險能力的欠缺,也反映出我國石油產業調控市場能力的滯后和對進出口時機的把握不當,而這不僅是經驗問題,也有體制上的欠缺。”童莉霞認為。

      進口背后的風險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石油進口量的劇烈波動、進口成本的大幅攀升,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人為因素,有體制的原因,也有經驗、技術的問題。

      首先,石油需求的增長中就隱含了一些投機的成分。由于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嚴重滯后于國際油價變動,投機商可以較容易地判斷國內油價的調整趨勢,進而囤積石油,從事投機交易,這可能加劇市場供應的緊張與過剩。

      據悉,2008年上半年,由于國內汽煤柴油價格低于國際市場價格,大量走私油外流,加劇了國內成品油市場供應緊張的形勢。下半年,隨著國際油價大幅回落,到第四季度國內油品價格已遠遠高出國際市場價格,成品油走私又由國外反向流入到國內,使本來已經疲弱的國內市場受到巨大沖擊,產品滯銷脹庫現象愈加嚴重,這也是部分成品油被迫低價向外出口的重要原因。

      其次,對于一個石油進口依存度越來越大的消費國而言,保障能源安全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便是建立有效的能源儲備機制。

      廣州海關綜合統計處數據分析科負責人鐘雁明認為,正是由于我國石油儲備能力不強和企業觀望氣氛濃厚,我國的原油凈進口量無法有效地隨油價的漲跌進行相應調整。

      和國際上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目前的石油資源儲備能力建設進度滯后,目前美國的石油儲備可供使用150天,日本則多達200天,而中國卻只有7天。鐘雁明認為,建立能源戰略和商業儲備體制是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的必要手段。

      朱和也表示了相同觀點:“從2008年我國石油進口的來源地來看,海外能源獲取目的地多元化趨勢明顯。但是我們還應更加重視能源安全戰略,采取更多行動以保證能源安全。現在是采取更有效、更有力措施的時候了。”他認為,我國應加強風險防范,從國家和企業兩個層面加強石油戰略儲備建設。

      事實上,和國際上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目前的石油能源儲備進度滯后,調節國內市場的能力仍然需要進一步強化。對于我國的儲油能力,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賈承造日前表示,儲油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非常復雜、成本很高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

      賈承造還說:“每噸石油放在庫內都是要花錢的,成本很高,且不能存放很長時間。”他解釋說,所謂的“買”,大部分時候指的是在海外購買如油田一類的石油資產,而購買現貨原油則是很有限的。



              您的分享是我們前進最大的動力,謝謝!
    關鍵字: 石油進口量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電子樣本 | 郵件營銷 | 網站地圖 | 誠聘英才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網 版權所有
    京ICP證120803號 京ICP備05086866號-8 京公網安備110105018350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 国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的使用体验| 国产精品综合专区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地址| 好吊妞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永久永久永久永久永久精品 | 国产精品 羞羞答答在线| 日韩电影无码A不卡|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91精品免费观看| 麻豆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自制| 国产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yw| 在线观看自拍少妇精品|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色妞www精品一级视频|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成人aaa片一区国产精品| 欧乱色国产精品兔费视频|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字|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99国内精品自在现线| 久久66热这里只会有精品| 久久99国产亚洲精品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秦先生|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丫丫| 免费观看四虎精品成人|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 日韩精品福利在线|